时间:2023-07-11 来源:中国环境APP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立夏已过,暑热渐长,又到一年萤火飞舞时。眼下,南京中山陵风景区进入了萤火虫的最佳观赏季。夜幕降临,成千上万只提着“灯笼”的小虫成群结队,在湖边、在林间、在草坪,翩翩起舞,令人沉醉。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点点荧光到底在传递着哪些讯息?“追光”不易,又该如何守护这片浪漫萤火呢?7月4日,由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聆听绿色”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寻梦“暗夜精灵”在雨后的夏天傍晚如期举行。1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密林深处,通过自然小课堂和户外丛林探秘,探寻南京“明星物种”——萤火虫的生命奥秘,激发孩子爱护自然万物的热情,在观察与守护中开启一场寻梦之旅。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萤火虫吗?”“萤火虫为何会发光,又以此传递哪些信息?”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就向现场的小朋友提出了问题,引导学生们关注自然中的物种生命。随后,带着强烈好奇心,小朋友们围坐在《南京本土生物多样性科普丛书——暗夜精灵》作者张华老师身边,聆听关于萤火虫物种的奥秘。
“萤火虫发光是一种生物发光反应,它利用体内的荧光素等,在氧气的氧化作用下高效地利用ATP(腺苷三磷酸),将生物能转化成光能,从而形成一种冷光源。”张华老师向小朋友进行科普。
现场,张华老师手拿平板电脑,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不同种类萤火虫的美妙身姿。“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些图片中哪个是萤火虫呢?”现场的小朋友们举起小手,聚精会神,积极参与,抢着说出心中的答案。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萤火虫的觅食过程,张华老师还邀请了现场的一位小朋友扮演小蜗牛,向大家生动演绎了萤火虫是怎么捕食蜗牛的。张华老师娓娓道来,从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发光原因以及生存环境等多方面,将书中丰富的生物知识,通过精彩有趣的讲演与小朋友们交流分享。
“同学们,如果你们在野外看到了萤火虫会怎么做呢?”“我们不能捕捉它,也不能用灯照射它们。”“老师,天都黑了,我们该出发了”……现场的小朋友们踊跃地发着言,迫不及待地和老师一起去寻找神秘的“暗夜精灵”。
在建立了对萤火虫的了解后,张华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山林深处,一起寻找萤火虫的踪迹。在黑暗的林间小路上,小朋友们被草丛间扑闪扑闪的萤火虫深深地吸引住了目光。它们忽明忽暗,仿佛天上的星星散落凡间,在草丛中摇曳身姿,散发着温柔的荧光,让人如同置身于浩瀚的银河中。
据介绍,萤火虫属昆虫纲鞘翅目萤科,全世界一共有2000多种,而分布在我国的萤火虫大概是200到300种,它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由于栖息地被破坏、滥用农药、光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多种因素,以前很常见的萤火虫正在日渐消失。目前,南京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在主城区看到大量萤火虫的城市之一,称得上全国首屈一指的萤火虫观赏地和保护地。为了确保萤火虫的生存空间,南京在紫金山建设了国内首个萤火虫保护区。多年来,南京市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环保志愿组织纷纷发起行动对南京萤火虫进行详细的观察、研究和保护。
本次活动作为“聆听绿色”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之一,结合《南京本土生物多样性科普丛书》,通过走进大自然的方式,寓教于乐地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种子,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生灵的关注与关爱。
(照片拍摄:张华)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