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拥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是一个饱含众多特质的城市。
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它有繁华的CBD、生机勃勃的工业园,工业总产值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产业规模大、行业门类全。
作为太湖水域面积管辖最大的城市,有着3亿年历史的松叶蕨和珍稀濒危蝶类宽尾凤蝶在太湖生态岛上怡然栖息。
“高楼大厦、川流不息是它;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也是它。”在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春林眼中,苏州生机无限、万物可爱。
太湖东部湖区水质最佳
说苏州,不能不说太湖。
从苏州古城出发,一路往西,穿过渔洋山隧道,跨越太湖大桥,太湖生态岛跃然眼前。
吴中区拥有3/5的太湖水域,太湖生态岛由吴中区西山岛等27个太湖岛屿及水域组成,总面积84.59平方公里,宛如姑苏新画卷上的一颗明珠,风姿绰约。
苏州对太湖生态岛的规划建设有着高标准“起笔”。金春林告诉记者,重要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禀赋,决定了它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系统思维与综合施策、规划引领与政策支撑有机结合。
首先,太湖生态岛被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升到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的高度,成为江苏首例专门为其立法的太湖岛屿,并让吴中区以“一号任务”的紧迫性来推进太湖生态岛建设。
其次,苏州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组建十余名院士、专家领衔的太湖生态岛建设咨询专家库,为打造生态岛提供高端智库支持。
不止吴中区,守护太湖,苏州全域各地使命在肩、责无旁贷。2008年以来,苏州市累计实施“十大类”治太工程项目5600多个,投资840多亿元。
今年2月,《苏州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21—2035年)》审议通过,在多个方面设置了更为严格的约束性、预期性目标,推动太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
数据见证太湖之变: 2022年,太湖苏州水域水质稳中趋好,东部湖区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是太湖水质最好的区域,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
提供环评高效优质服务
说苏州,不能只说太湖。
除了“好风景”,苏州还有“强经济”。2022年,苏州GDP接近2.4万亿元,是唯一一座GDP挺进全国前十的地级市,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位,被称为“最强地级市”。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金春林表示,苏州生态环境系统始终坚持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在全力推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探路者”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
“感谢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在6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的环评高效优质服务。”
这是今年1月,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收到的一封来自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感谢信。每条地铁线路的环评报告书,因为要标注的内容较多,通常在五六百页左右。环评评估时限为12个工作日。
“为保障相关项目能够如期开工,苏州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指导帮扶,创新开展线上评审会,仅用两天时间完成评估工作,助力环境影响评估快速推进,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金春林介绍。
急企业所急、帮民生所需。今年3月,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出台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服务高质量发展16条措施,既有保障服务重大项目和大中外资项目的环评“新招”,也有支持民间投资更多进入生态环保领域等的“创新”,以务实举措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千年古城的理想生活
在吴中区金庭东村的徐家祠堂,永禁采石碑、阴山永禁伐树碑、周氏义松碑等6块明清时期的石碑拓片静静伫立。百年前,岛上就对砍伐树木、采石等行为作出具体约束,它们是苏州人敬畏自然的重要见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苏州人用心敬畏自然,也实现了‘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的理想生活。”金春林说。
夏日的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绿意盎然,波光粼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在湖面畅游,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歌鸲在芦苇荡中穿梭。
“天福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2006年以来,天福湿地启动生态修复工程,在现代化城市集群发展的长三角地区,为候鸟迁徙打造出一片弥足珍贵的生态保留地。”金春林表示。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是苏州市生物多样性“家底”不断丰富的缩影。近年来,“微笑天使”江豚时隔数十年再现长江张家港、太仓段;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凌波仙子”水雉多次现身昆山、苏州工业园区等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在苏州处处可见。
宋人范成大《吴郡志》中说:“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由此一句,如神来之笔,点亮了苏州的千年气韵。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争先创优,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努力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为苏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当好排头兵作出生态环境系统新的贡献。”金春林说。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