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辽宁省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全局系统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以学铸魂,在吃透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政治站位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力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举办三期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局党组书记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题开展宣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进一步铸牢对党忠诚。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觉主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把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优先领域,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根本标准。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883件群众信访案件查处。组织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截至6月底,共整治扬尘问题584个、裸露山体13处、黑臭水体33处、噪声184起、农村生活垃圾9000余吨。
坚持以学增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工作,不断加强行动自觉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局党组自觉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
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推进绿色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市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59.8%。加强帮扶指导,鼓励先行先试,积极争取资金,加快推进钢铁、燃煤锅炉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项目正式投运供热,每年减少消耗标准煤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把握规律建章立制能力。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特征大气污染物,常态化开展春季扬尘和秸秆焚烧、夏季臭氧、秋冬季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出台《河流断面水质污染补偿办法》,下达补偿资金1852万元。出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实施细则》,在省内率先实施“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我是发现者”活动,发动全局系统干部职工随手拍摄、记录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推动问题解决。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率达100%,累计发现问题1987件,已整改775件,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坚持以学正风,调查研究服务发展,不断夯实务实之风
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局党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持续开展调查研究。主动落实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党的二十大后即对加强调查研究作出部署。开设“调研报告”专栏,确定调研计划27个,已完成报告11个,在全局范围开展交流学习,形成互学互促的调查研究氛围。《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下政府垫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款的追偿途径》论文被大连市法学会评为年度重点课题。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阳光、便利、可预期”的审批环境,出台18条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举措,整合优化常用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着力打造“文明、规范、有温度”的执法环境,240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打扰。出台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17项违法行为免予处罚。
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开展领导干部进项目、进企业专项行动,党组成员带头,45名领导干部按照“一人一企”原则开展入企服务,不但帮助解决环评手续、污染治理等环保问题,还帮助协调资金短缺、生产经营等发展问题。共收到诉求29件,办结13件,帮助筹集或节约资金750余万元。
坚持以学促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擦亮实效显绩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局党组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成效,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
突出协同治理,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提质升级。完成9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383台燃煤锅炉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完成全市254家涉VOCs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深度整治。建立轻中度污染天气应对机制,2022年启动5次“保良减污”,挽回11个优良天,优良天数达到338天,PM2.5达到24微克/立方米,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突出“三水”统筹,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206.6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97.3%。完成704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中心城区102个重点入海(河)排污口实现可视化监管。2022年,全市13个国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7.2%。
突出源头防控,推进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严格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确定29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石化行业“无废园区”典范样板。两个危险废物处理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升至74.64万吨/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5950吨/日,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作者系辽宁省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