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来源:中国环境APP
“7月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8月3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
贾小龙介绍,7月,全国平均气温23.0℃,较常年同期偏高0.9℃;广西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海南、河北和云南为历史第2高;新疆淖毛湖(45.3℃)、河北井陉和河南林州(均为43.3℃)等2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2.2毫米,接近常年同期(121.7毫米);北京和河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3多,新疆为第2少;江苏灌云(348.2毫米)、福建福州(295.6毫米)等33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特别是7月16日至8月1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2.1毫米,较常年同期(65.6毫米)偏多10%,为近10年最多;华北、黄淮、江南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
贾小龙表示,7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包括8次暴雨过程影响我国,台风登陆多,强度强,以及华北、黄淮等地高温极端性强。
记者了解到,在强降雨方面,7月26日—29日的过程强度达特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福建、浙江等地累计降雨量350—800毫米;7月29日至8月1日,受"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影响,京津冀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400—600毫米。
在高温方面,7月,我国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共发生两次全国型区域高温过程。北京、山西、广东、新疆、河北、河南、甘肃、辽宁等地共有12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大值。
“8月仍是暴雨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期。”贾小龙告诉记者。
贾小龙认为,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东北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北地区西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建议有关部门做好防汛、防雷、防雹工作,做好重点人群避险转移工作,提前疏通沟渠,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减轻农田渍涝风险,加强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通信保障等方面的防范应对措施,并关注洪水后的疫情防控及公共卫生健康防护。
此外,华北、华东北部、华中北部、西南东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等地高温(≥35℃)日数接近常年同期至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建议做好防暑降温、电力调度、户外施工安全保障等应对措施,继续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准备工作。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