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高温高湿天气对健康影响广泛,应积极应对,北京疾控发布提醒

时间:2023-08-10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气象台8月10日11时发布:今天下午阴有分散性小阵雨转多云。明后两天有降雨,请关注临近预报,做好防范,山区防范地质灾害。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正日趋严重。潮湿闷热的高温高湿天气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也对健康构成威胁。

1

极端天气,影响广泛!

最高气温、降雨和相对湿度在传染病、慢性病及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一方面,温度是影响公众健康和死亡风险的最重要环境因素。

★高温热浪会诱发多种疾病加重,造成住院和门急诊量增加,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

★另一方面,过高的湿度会削弱人体出汗和降温的能力,加剧高温对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染病的病原体、媒介生物、宿主及易感人群,进而改变传染病的流行。

★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中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都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而且,极端天气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带来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同时,极端降水、暴雨可能导致城市内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生命安全。

2

极端天气,积极应对!

我们都处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中。其中,儿童、老年人、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都是高危人群。

特别是65岁以上人群,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因此,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关注天气预报预警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减少或尽量避免在高温、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段外出。对于高温、暴雨、雷电等预警也要重视,注意安全。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环境因素容易带来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波动,需要加以注意。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及老年人群,除坚持规律用药外,高血压患者应坚持一定频率的血压监测,糖尿病、血脂异常人群也应严格控制饮食与生活习惯。若出现严重不适,要及时就医。

调整生活方式习惯

高温闷热天气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可在早晨或黄昏天气较为凉爽时,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日常应保证充足的饮水,但不要多食用冷饮和冰水,以及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还应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保证作息规律,有充足的睡眠。尽量放慢生活节奏,注重放松心情,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保持情绪平稳和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刘钊,蔡闻佳,罗勇等.“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2020年度报告解读[J].科技导报,2021,39(19):24-31.

[2]黄存瑞,刘起勇.IPCC AR6报告解读: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2,18(04):442-451.

[3]屈芳,肖子牛.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估[J].气象科技进展,2019,9(04):34-47.

[4]栾桂杰,周脉耕.气温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2):14-16.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