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今年以来,云南省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是最大的职责、支持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是最大的任务的“双重定位”,全力以赴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挖潜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发展效能。近日公布的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2023年二季度(上半年)考评结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取得市级部门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文介绍,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的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立足职能职责真抓实干,聚焦环评要素保障,在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上狠下功夫,努力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转换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主动靠前服务,精简审批流程。加强环评要素保障,制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项目建设的十二条措施》《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优化环境执法方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十三条措施》,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重点项目清单化管理,每周调度一次进度;主动靠前服务,在全省率先打造“环保管家”,建立了环保审批顾问制度,从环评编制、技术评估、审批等全过程提供帮扶,提高了环评审批首次通过率;精简审批流程,修订审批办事指南,做到流程、时限、材料、评估“四个统一”,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限从法定的60个工作日压缩为14个工作日,报告表从30个工作日压缩为7个工作日;探索容缺审批,公布《告知承诺制容缺审批清单》,对政府专债、市政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汽车制造等44类行业有关项目,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进行容缺审批。今年1至6月,全市完成项目环评审批297个,涉及投资金额598.54亿元。
在审批服务中,昆明市生态环境局重点推行了一个做法:在项目立项等前期阶段提前介入,为县(市、区)政府和企业提供研判,对符合审批条件的,全程做好服务;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明确告知原因,做好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解释,便于县(市、区)政府和企业及时调整项目或投资方向,避免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和精力后项目无法落地。此举彻底扭转了以前部分县(市、区)区和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偏见。同时,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紧盯固投环节,形成工作闭环。紧盯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等国家和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加强项目储备、入库、管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强化帮扶,由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带头走出办公室,到园区、到企业、到现场做好服务,实现了园区、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全覆盖;紧盯项目包装、立项、审批、备案、开工入库等各个环节,一盯到底、形成闭环、按月调度。今年1至6月,完成固投42.8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1.4%。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