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来源:中国环境APP
水土流失状况是反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综合性指标。近期,水利部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5.34万平方公里,较2021年减少2.08万平方公里,减幅0.78%,年际减少量和减幅均较上年度有所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良好态势,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88%提高到72.26%,中度及以上侵蚀占比由53.08%下降到35.28%。
从类型上看,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面积109.06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56.28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10%、58.90%。水力侵蚀面积减少1.52万平方公里,减幅1.38%,风力侵蚀面积减少0.56万平方公里,减幅0.36%。水力侵蚀减少面积和减幅均高于风力侵蚀。
从总体格局看,东、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均有所减少,西部地区减少量大,中部和东部减幅大。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23.35万平方公里,较2021年减少1.37万平方公里,减幅0.61%。中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39万平方公里,较2021年减少0.43万平方公里,减幅1.48%。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3.60万平方公里,较2021年减少0.28万平方公里,减幅2.03%。
从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看,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继续好转,水土流失面积年度减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年际减幅为1.93%,是全国平均减幅的近2.5倍。长江经济带减幅为1.5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减幅为1.03%,其中西北黄土高原减幅达到1.48%。与2011年相比,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了18%、14%、14%,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
从大江大河流域看,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6%,水土流失面积94.75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面积78.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力侵蚀面积的71.8%,风力侵蚀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风力侵蚀面积的10.53%。各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均呈好转趋势,水土流失面积较2021年平均减幅为1.48%,较上年度扩大0.19个百分点。
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看,40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年际减幅为0.74%,其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减幅达1.33%,是全国平均减幅的1.71倍,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减幅为0.45%,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效果明显。
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看,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面积均有所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占其土地面积的27.70%,较2021年减少0.66万平方公里,减幅0.62%。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