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沉浸式”游玩玄武湖,这场直播有看头!

时间:2023-08-21    来源:中国环境报   

谈起南京,怎能不去玄武湖?

八月的玄武湖,万物繁盛,万顷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热烈且灿烂……而在玄武湖亲水栈道旁,一场水下的直播活动正在进行中。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玄武湖水下慢直播活动。直播间从演播室搬到了玄武湖畔,并邀请了三位专家坐镇,带领公众探秘玄武湖的“水下世界”。

image.png

作为拥有灵秀江南美景、厚重历史底蕴的玄武湖,湖下的水下森林也一样“风光无限”。

伴随着轻微的马达声,一艘黄色的“小船”被放入水中。“嗡”一声,它“睁开”了安装在头部大大的“眼睛”,一束探照灯光线直射前方水域,水下的一切都清晰起来。“这个是水下无人机,它所拍摄的画面可以实时传输到岸边的大屏幕上。”在岸上控制的工作人员介绍,“小船”在水里灵活地驶向深处,神秘的“湖底世界”映入眼帘。

image.png

苦草、金鱼藻等各种水生植物繁茂摇曳,鱼儿欢快地穿梭在高颜值的“水下森林”中……“沉水植物具有令人惊叹的‘智慧’,它像弹簧一样可以根据水面高低进行自我调节和繁殖。”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卞沧桑向公众介绍,虽然常年生活在水面之下,但依靠高换气和上浮等技巧,沉水植物能够顺利完成营养生长和繁殖后代的任务,大大减轻了后期的人工养护成本。

镜头内的“水下森林”水质清澈透亮,沉水植物也是功不可没。“沉水植物作为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之一,不仅自身具有氮、磷吸收能力,也是水体生物多样性赖以维持的基础,可以有效改善玄武湖水体环境。”

如何判断玄武湖的水质不断向好?多种水生动植物自由生长回答了这一问题。

“目前有水鸟20多种,水生植物40多种,水生动物46种,其中鱼类22种。”卞沧桑还向公众介绍了玄武湖“湖下世界”的“家庭成员”。“我们欢迎更多地游客加入玄武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中。”

穿城而过的长江水,重回颜值巅峰的莫愁湖……南京的水不止“玄武湖”。

“讲好水生态故事,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一环”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副所长周艳文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南京市水生态系统的变化。

“健康的水系统是具有韧性,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的循环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真正实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状态。”周艳文介绍,南京市目前在江苏省率先开展了重点河湖水生态的调查与评估,市生态环境局已经开展了“两河一湖”的调查。据了解,上半年,南京市11个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逐月水质达100%优良。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玄武湖公园管理处的戎飞霞向线上网友介绍了玄武湖的历史背景,带领大家“云”游玄武湖。并蒂莲、王莲……玄武湖内除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外,生态环境更是屡屡“出圈”。“其中最让我们自豪的是玄武湖明城墙周围发现了世界环境已知的最大自然更新水杉种群。”戎飞霞说:“在自然条件下,水杉原生种群的天然更新却非常困难。这一发现为城市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研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选A”。为了提高公众参与度,让更多公众了解生态环境,主播关欣悦还与网友们开展了互动问答环节。“在《自然物语》这本书中,风车娃带领大家领略南京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及成长轨迹……”主播向网友们正在介绍南京生态环境所编著的绘本书籍、书签等周边文创。在观看主播介绍完之后,网友们纷纷在屏幕下方刷起了“想要!”,将直播热度达到高潮。本次直播活动还吸引了多家媒体参与同步直播,南京生态环境微博、抖音和扬眼直播等平台累计观看量高达4万人次。

“玄武湖是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我们将直播镜头深入基地水下,希望大家了解玄武湖乃至南京生态环境的变化。”当天的另一位主播王振坤介绍说。早在8月14日,南京市将《2023南京生物多样性夏季社会同步调查报告》正式发布,透过数据看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成果。

“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保护地球家园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必然的选择,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健说:“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宣教活动,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南京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共建生态美好,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