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原创评论:生态保育小区是什么?那是野生动物的家!

时间:2023-08-30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1年以来,北京市在平原生态林中营建了318处生态保育小区,希望帮野生动物找回自己的家。在生态保育小区里,野草不拔除,落叶不清扫,树洞不填补,倒掉的树木不清理,尽可能降低人为干预。动物在这里可觅食、越冬和繁育,有吃有喝,还有安全的巢穴。

在北京永定河森林公园,笔者发现多座1米多高的小木屋,它们位于森林深处,远离人群。小木屋房间中填充了芦苇、枯枝等园林废弃物,这是昆虫的家。在自然界中,昆虫虽小,却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能为花朵授粉,又能消纳清理粪便和尸体,还是很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这些小木屋是昆虫躲避自然灾害、越冬、繁育、栖息的人造场所。

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坚持生态修复与保护优先,将园区分为封闭保护区、过渡缓冲区和开放体验区,在营建生态保育小区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封闭保护区,把公园还给自然,打造完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供野生动植物生存。在过渡缓冲区,只对工作人员和一些科研工作者开放,进行一些研究。在开放体验区,每年仅在4月到10月向公众开放,每周开放3天,每天接待400名游客,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动物们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成为公园的主人。

有别于城市绿地、都市公园和郊野公园,生态保育小区不为市民提供游乐休闲服务,而是给野生动物创造更多生存空间,帮野生动物找回自己的家。

营建生态保育小区是一个比较超前的举措,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保护的角度来看,通过减少人为干预,让林地、绿地更多演替成天然林,能够减轻林地、绿地的养护压力,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提高林地、绿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更好地保护生物链、维护生态平衡。

营建生态保育小区,培养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在保育方面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通过开展科普活动,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形成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最大程度减少人类干扰,如不投喂不放生不涉足,保持原生态等。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野生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有责任保护好野生动物,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