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从“千疮百孔”到“满山苍绿”,张掖走好祁连山保护后半程

时间:2023-08-31    来源:中国环境APP   

左侧郁郁葱葱,右侧略显光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的两座山体对比鲜明。“这里原来是座石灰矿。”甘肃省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副局长吴小龙手指的这座石灰矿位于海潮坝流域干沟河边,这里曾于2017年因生态破坏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


绿色围栏后为原海潮坝石灰矿所在地。 任靖摄


同年,祁连山保护区内张掖段共有179项生态环境问题被“点名”,过度开采、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剥夺了祁连山的绿意。为此,张掖市痛定思痛,开展集中整改整治攻坚行动,祁连山的勃勃生机正逐渐复苏。

从乱到治,祁连山绿意渐浓

祁连山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集水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生命线”和“母亲山”,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而甘肃省张掖市南倚祁连山脉,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黑河孕育了张掖这个沙漠绿洲。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1.99万平方公里,其中张掖段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4%,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2%。可以说,祁连山赋予了张掖独特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底蕴。

但祁连山不仅是生态山,更是资源山,祁连山内丰厚的矿产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开采者。20世纪末,祁连山开矿达到高峰期,张掖市824家矿山企业中,有770家位于祁连山保护区内。

大规模的开采导致祁连山越来越“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祁连山逐渐失去了生机——转折出现在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在此展开,中办、国办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问责通报。

通报指出,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区设置的144宗探矿权、采矿权中,有14宗是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明确保护区划界后违法违规审批延续的,涉及保护区核心区3宗、缓冲区4宗。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探矿、采矿活动,造成保护区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一场大刀阔斧的整治就此展开——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全部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全部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整改,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妥善解决,草原实现草畜平衡,核心区149户484名农牧民和占缓冲区总人口34%的146户436名农牧民全部搬出并妥善安置。

牧民迁出后,张掖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思路,按照制定方案、专家论证、严格落实、评估成效、逐级验收的工作步骤,采取“自然恢复为主,工程恢复为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综合措施修复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年)》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一期),张掖市累计完成投资57.06亿元,精心谋划实施“一园四带”造林绿化示范建设。2018年以来,张掖市累计完成营造林273.05万亩,治理退化草地87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4.8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8.86%,湿地保有量100%,祁连山上的绿意回来了。

从治到好,生态产品价值凸显

在生态环境日益好转的同时,张掖市也积极探索如何让群众生活得更好,皇城草原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皇城草原所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肃南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祁连山北麓75%的面积、祁连山国家公园25.2%的面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9.3%的面积在肃南县境内,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肃南县保护祁连山的重任。

但过度放牧导致这片土地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11年起,肃南县按照“禁牧不禁羊、禁牧不减收、禁牧不减肉”的原则,在全县32个村实施禁牧。与此同时,肃南县积极推广舍饲养殖,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97个,暖棚羊舍1.8万座,通过喂养草料的方式发展养殖业,在增收的同时又保护了天然草原。


皇城草原草畜平衡区内,几只羊在吃草。 任靖摄


皇城草原养殖方式的转变正是张掖市探索多元转化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的积极探索。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建平告诉记者,张掖市近年来印发实施《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2023年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任务清单》,“一小组一院两中心六机制N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顶层设计、整体框架搭建完成,农业、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此基础上,张掖市编制完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组织开展1+6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探索建立全国首个内陆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累计争取省级奖励资金4100万元,实施祁连山地区黑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农业水权交易,建成40个县级及以下水权交易平台。

张掖市也在探索更多的绿色增收方式。依托黑河水电公司成立西部碳汇交易平台,张掖市完成全省首单35万亩林业碳汇VCS项目一期开发交易,实现收益450万元。顺利签发400万亩草原碳汇VCS项目首期减排量,预计实现收益1亿元。

“在张掖,生态产品价值路径日益丰富,绿色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将成为张掖及祁连山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建平指出。

“未来,我们将科学开展保护,继续加强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生态治理修复,不断巩固提升保护治理成果。同时,要以重大生态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二期)项目,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郭建平表示,“我们还将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健全完善以监测、评估、执法、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建设‘一库一图十二网九平台’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无缝隙、全覆盖、全链条监管。”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