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凤凰岛二期提前完成拆除,三亚湾的生态能修复吗?

时间:2023-09-01    来源:中国环境   

从2021年7月到2022年3月,历时262天后,如今,违规围填海的三亚凤凰岛二期项目已经全部拆除。

为恢复建设前原貌,其生态修复应该怎样做?

image.png

持续开展环评,实施动态监测

image.png

拆除过程不易,生态修复工作也非易事。

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海南时就曾指出,由于填岛造成水流变化并降低水体交换能力,三亚湾西部岸线遭到侵蚀、三亚河污染加剧等不良后果已经显现。

此外,凤凰岛二期建设占用了大量海域面积,范围内海域的底栖生物及渔业资源受到一定程度损失,海洋生物资源受到损害。同时,造成珊瑚礁本底含沙量升高,影响珊瑚的生长环境。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二处处长蔡永宏告诉记者,凤凰岛二期拆除后,继续开展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编制工作,“持续对周边海域水文动力、三亚河水质、岸滩、珊瑚礁覆盖率等多项指标实施动态监测,为后期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蔡永宏介绍,“生态修复方案编制的工作范围为以项目边缘线为中心,向南侧延伸 10千米、向西侧延伸16千米,总面积约160平方千米。”

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三亚凤凰岛二期项目拆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中曾指出,施工悬浮泥沙扩散会对该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等造成一定的损失,可通过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进行补偿。

为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拆除完成后,原凤凰岛二期及附近海域便无缝衔接实施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包括珊瑚礁修复工程、渔业资源保护工程、三亚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采取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方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生态恢复,提升生态涵养功能。

“通过制作安装两套监测系统及配套浮标,实时监测三亚湾海洋生态环境。”蔡永宏说道。

image.png

珊瑚礁修复工程是重中之重

image.png

“违建可拆,因填海造岛而被永久破坏的大面积珊瑚礁却难以恢复。”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凤凰岛在建设过程中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大面积填海造地造成珊瑚礁被永久破坏。

陈宏是最早在海南省做珊瑚种植研究的专家之一,长期从事珊瑚培育和种植研究的他告诉记者,珊瑚礁是海洋的四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对维护海洋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凤凰岛人工造岛之前,珊瑚的自然分布深度可达5至6米。”

“珊瑚是寿命很长的动物,但它们生长速度十分缓慢。珊瑚礁生态系统一经破坏,若靠自然修复,大部分珊瑚礁将非常缓慢。珊瑚苗的附着与生长需要特定的海底环境条件和海洋动力条件,也需要合适的海水理化条件。我们发现一些70年代至90年代死亡的珊瑚礁,至今还没有生长回来。只有少数特定环境的珊瑚礁,才有机会比较快地自我恢复。”陈宏介绍,珊瑚对于生长环境极为敏感,水温、酸碱值还有混浊度等环境条件的改变都将直接影响到珊瑚与周边生物的共生关系。

图为2022年7月19日拍摄的凤凰岛海底已死亡的珊瑚礁。陈宏供图

“珊瑚礁修复工程是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既然珊瑚礁破坏不可逆,又该如何进行有效修复?

为了尽最大努力恢复凤凰岛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陈宏团队承接了海底珊瑚礁种植任务。

“珊瑚礁的修复采取异地补种的措施,采用珊瑚苗圃培育珊瑚个体,选择10厘米以上的珊瑚苗进行实地移植。”陈宏继续介绍,“在三亚湾环境易于珊瑚礁生长的海域进行珊瑚移植,有礁盘区域采用铆钉法进行固定移植,礁盘不完整的区域采用投放人工珊瑚礁体进行移植。”

据统计,在珊瑚礁修复工程中,陈宏及其团队共移植珊瑚苗15000株,在凤凰岛二期附近海域投放人工珊瑚礁体400个,珊瑚礁生态修复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

d8fed5b9e5dff133ea168042ad664f2.jpg

图为2022年11月陈宏带领团队在凤凰岛移植珊瑚。陈宏供图

图为2022年11月拍摄的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移植并做标记的人工珊瑚礁。陈宏供图

2022年12月2日,珊瑚礁修复项目竣工。“目前已进行三阶段的现场观察监测。”陈宏告诉记者,从监测情况看,移植珊瑚长势良好,新长的珊瑚已与周边生物共生共长。存活率在7月初检查时高达90%以上,远远超出预计指标75%的要求。

图为2023年8月25日,陈宏团队工作人员在凤凰岛生态修复项目的鹿回头海域测量新生长珊瑚表面积。陈宏/摄

图为凤凰岛生态修复项目的鹿回头海域新生长的珊瑚。陈宏摄于2023年8月25日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在凤凰岛研究珊瑚已长达12年,陈宏介绍,珊瑚礁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三亚是我国珊瑚种类分布最多的城市,其地处南海南北珊瑚幼体浮游及生长的连接点,尤其重要。凤凰岛地处三亚湾深处,相对而言,其海洋环境特别适合珊瑚生长,历史上珊瑚一直生长良好。如今只要加强保护,多种珊瑚,必将焕发出新的春天。”

image.png

生态修复比规定时限提前1年完成

image.png

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谷广烨告诉记者,凤凰岛二期拆除后,同步实施渔业资源保护工程。投放A、B型人工鱼礁体1350个,增值放流34000尾。其中,青石斑鱼成鱼(≥1kg体重)4000尾、青石斑鱼苗(≥5cm体长)20000尾、紫红笛鲷(≥5cm体长)10000尾,并制作安装4座人工鱼礁区警示标。

图为岸滩补砂前后对比图。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供图

“坚持陆海统筹,在完成凤凰岛生态修复工程同时,同步规划开展湾区生态修复工作,实施三亚湾海滩侵蚀修补工程、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恢复工程、桥头绿化工程、三亚南边海码头护岸修复工程等系列生态保护项目。”谷广烨补充道,“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使得三亚湾部分地区沙滩泥化、海岸侵蚀以及岸线后退等自然环境退化的局面得以扭转。”

2023年3月,2023年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透露,2022年,海南省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到期完成率全面达到100%。

“凤凰岛二期项目拆除后,其生态修复比规定整改时限2023年12月提前1年完成并销号,进一步巩固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效。”谷广烨表示。

据报道,截至2022年底,三亚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城镇内河(湖)、水功能区、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100%。

风从海上来,潮涌三亚湾。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下,凤凰岛二期项目如期完成了整改修复工作。整改过程中,公共海域得到了恢复,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也随之不断增强。

“如今,退潮后,在拆除后的原凤凰岛二期海滩上经常能捡到鱼、虾、海胆等海洋生物。潮起潮落时,还能看到鱼群围着珊瑚礁游来游去。”8月,一位岛上的居民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