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来源:中国环境APP
为不断提升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主办,连云港市美术馆、海州生态环境局、连云港市绿色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3年连云港市“生态文明第一课”活动近日在小岛山成功举办。
线上线下齐宣传,把环保教育“讲解变互动”
小岛山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云台街道朱麻村,是连云港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所在地,也是中华鹭鸟保护地,岛上共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野生鸟类30余种,这里是研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然大课堂。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力,室内、室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安排中小学生线下实地环保研学小岛山的生物多样性,一方面线上同步直播“生态文明第一课”的实施过程,旨在丰富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内容和教育形式,以环境科普提升环境意识,寓教于乐,把生态文明意识深植学生心中,打造出自然教育的一片新天地。本次活动吸引了近2万网友在线观看。
白鹭园研学,看生物多样性
多年来,在市民龚连的带动下,荒草丛生的小岛山逐渐变成万鸟归林的绿色生态福地、“中华鹭鸟保护地”。这里草木苍翠,郁郁葱葱,生态景观和气候条件优越,已成为鸟类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在茂密的林海里,浓翠蔽日、鸟语蝉鸣,同学们既激动又好奇,“岛主”龚连带领孩子们用望远镜近距离观察这里栖息的上千只白鹭,详细介绍了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还给大家讲述了建设保护区以来发生的动人故事和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
在这里,学生身处自然环境中,体验自然环境的魅力。通过开展野生鸟类辨识课程,使得学生了解本地分布的鸟种以及保护现状,在提高学生对野生鸟类认知的同时,树立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来自市美术馆的老师,还引导孩子们观察白鹭的活动细节、形态样貌,让孩子们记住了这美丽的一刻。接着,孩子们通过绘画、拼贴的方式将鸟类的美丽、草木的茂盛创作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孩子们沉浸在其中,感悟、表达着天地之美、万物之妙。
学会观察动植物,让你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来自苍梧小学的张罗熙从小就对野生动植物特别感兴趣,是一位野生动植物“发烧友”,经常参加各类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在课堂上也和老师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小岛山上丰富的动植物更是深深吸引着她,在此次活动中她收获满满。
“这是霸王花,这个是金丝草,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般就长在山边、路旁等薄土层或灌木下阴湿地;这个没见过吧,这个是半夏,前段时间有个电视《风吹半夏》,女主角就是用这个植物的名字命名的,为啥叫这个名字?对了,是跟夏天有关,它是在仲夏成熟,成熟时间刚好在夏天的一半,因其特性,取名为半夏……”来到现场的中国绿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终身会员、江苏省生物教学专家组专家吴丽业先生向孩子们耐心介绍小岛山山道周边的花草树木。
生态环境教育,让“绿色种子”植入孩子心田
回到座谈室,蝴蝶专家吴丽业先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蝴蝶为例,向孩子们介绍了昆虫在地球上的生存概况,他指出,目前国际上把蝴蝶作为环境优劣的标志性物种,这是因为蝴蝶色彩艳丽,加上飞翔能力不强,容易被观测,蝴蝶对栖息地高度依赖,对环境十分敏感。连云港的地形地貌使得蝴蝶资源极为丰富。接着,他介绍了目前人类行为对昆虫生存的影响,倡导学生要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最后,为了增强讲座的科普效果,吴丽业先生选取了极具观赏价值的昆虫标本实物,与精美活泼的影像资料相配合,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科普教育效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未来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享有者。新学期马上开始了,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以“生态文明第一课”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授课方式为中小学生们的新征程送上了期望和祝福,也正式开启了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新篇章,希望广大青少年把“两山”理念深深根植于心,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港城。
接下来,连云港市将以“生态文明第一课”为契机,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更多环保宣教课程也将陆续上线,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来,引领动员青少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汇聚起建设美丽港城、生态港城的青春力量。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