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作为我国古树名木得到良好保护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当好新时代的种树人,让翠云廊这颗“蜀道明珠”常绿常青、长久长新,值得思考。
当好新时代的种树人,就要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翠云廊打造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之廊。历经上千年风吹雨打,翠云廊依然枝繁叶茂、苍翠如昨,除了土壤和气候原因外,主要原因在于历代官府均发布植柏护柏的政令,普通百姓也都把植树护路当作行善积德的传统。尤其是官员离任“交树交印”举措,前后因袭500年,被坊间称为“中国林长制的源头”。近年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谋划,创造性地提出了“林长制”的概念,为植柏、护柏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我们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到“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的保护机制之中,践行到科学防火、技术防病、数字管理等现代手段之中,让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当好新时代的种树人,就要秉持“功成无我,建功有我”的新担当抓文化传承,把翠云廊打造成新时代的历史文化之廊。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蜀道成为我国重要的军事、交通、政治、经济、文化通道,尤其是金牛道开通后,蜀道成为了一条合六国、统华夏的国家统一之道,一条连南北、通中外的陆上丝绸之路,为多元化文明的形成、多民族的国家统一和融合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里荟萃着秦汉文化、三国文化、蜀道诗词文化等,为“蜀道文明”镶嵌上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可以说,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深入挖掘、仔细研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厚植造福人民情怀,保持像翠云廊古柏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涵养“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新担当、新作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地抓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当好新时代的种树人,就要树立“百姓口碑就是金杯银杯”的新境界抓文旅宣传,把翠云廊打造成新时代的和谐和美之廊。客观地说,当前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多少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便拥有全国5A级景区的殊荣,无论纵向还是横向比较,游客量、知名度,以及拉动消费量、提高GDP的贡献率,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我们要“只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古柏群、古蜀道;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无为而治、裹足不前。要挖掘潜力,丰富内涵。站在全国、全省、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区域联动、部门协同,深入挖掘“大蜀道文化”在军事、政治、交通、文化等各领域的内涵,让“蜀道文明”之光更加璀璨。要强化宣传,树好形象。采取权威媒体新闻宣传为主,抖音微博大V跟进,举办文艺采风、文化活动、体育比赛、旅游节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翠云廊沿途古道、古柏、古关、古镇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要优化服务,提升品质。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的,持续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用高品质的服务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文旅业态,用群众的口碑赢得可持续发展的金杯银杯。唯其如此,“蜀道明珠”翠云廊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更加勃发的生机、更加绵长的活力、更加耀眼的光芒。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