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美丽中国安全屏障,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时间:2023-10-03    来源:人民网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这是我国首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蓝皮书显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和重大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相关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和划定工作,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包括陆域和海洋,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中上图入库,作为建设项目用地用海组卷报批的依据。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实现了对重要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美丽中国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我国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北方防沙带海岸带等区域。在具体划定过程中,国家坚持“应划尽划”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极脆弱区识别出来,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不仅明确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更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增添了绿色底色。

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硬杠杠,不容挑战和触碰。红线划定难,严守更难。如何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安全,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这其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因素在人。一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建立自上而下的考核问责制度,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宣传,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作用讲清楚,要让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都清楚,谁敢越过红线、破坏环境,就要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实践充分表明,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利的举措,一定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践行的责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这更坚定了我们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攻城拔寨的拼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本蓝图绘到底。只有人人胸怀国之大者,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才能守住守牢生态保护红线,不断筑牢美丽中国安全屏障,实现这一制度的初衷。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