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人民日报评论: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时间:2023-10-07    来源:人民日报   

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金秋时节,在广袤神州大地,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巍然壮阔的祁连山脉,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草木繁茂的热带雨林,多姿多彩的万里河山让人心旷神怡。人们或到风景名胜区游览,或到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中休闲,或在家门口的公园赏秋,到处舒展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本着对人类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突出位置,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并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新时代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美丽中国”,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宏伟目标,也是我们在四季更迭中可触可感的美好图景。新时代十年来,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湖泊变了模样,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2022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7%,202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身边的公园绿地越来越多,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由21.63%增至24.02%,34.64亿亩森林成为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以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到约6亿亩,提供食用菌、林畜、林禽、蜂蜜、山野菜、浆果等绿色食品,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增绿增了优势,护林护了财富,许多地方通过林业碳汇交易,靠植绿护绿固碳增加了收入。越来越美的城乡环境,还为旅游、康养等产业的发展夯实根基,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带来源源不断的绿色GDP。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人人动手,人人尽责,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我们持续书写着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