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守护好原生态风貌,黑龙江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时间:2023-10-09    来源:中国环境APP   

翻开黑龙江地图,“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的地貌特征跃然纸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态资源,让黑龙江省扛起了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守护好森林、江河、湖泊、湿地、冰雪等原生态风貌”。一份嘱托、一个目标,生态大省黑龙江,在进一步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中,拥有了底气和方向。

如今,漠河林场五花山色装点着龙江美丽的秋景,奔腾的大江大河滋养着龙江每一片土地,收获时节黑土地上盛产的粮食充盈着大国粮仓。回望近年来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持续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显著成果。


松花江哈尔滨段景色


“山水工程”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在24个省份实施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是其中之一。

在佳木斯市柳树岛南侧,松花江对岸,带状公园沿松花江东西铺展,公园里河道干净,生态景色优美。自“山水工程”实施以来,佳木斯市拆迁了排污严重的老旧造船厂和夜市,沿江湿地上的私开荒地实现退耕,使水清岸绿成为松花江佳木斯段沿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李娟介绍,“山水工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多年来,黑龙江省实施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带动增强了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地区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品供给等生态功能,使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22年,黑龙江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完成营造林122.6万亩,修复治理草原22.2万亩,修复湿地1.6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9%,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1.3%。

天然林防护林发挥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在黑龙江,雄厚的林业资源禀赋,是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优势。

黑龙江省是国家首批“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省份之一,自1978年开始,历经45年完成营造林任务295.3万公顷。

曾经被称为“西北风口”的大庆市,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后,以每年造林5万亩的速度不断扩大绿色版图。如今,拔地而起的一道道绿色长城改善了这个地区的生态景色。


伊春森林树木繁茂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冯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重点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修复、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项目,切实发挥了以大小兴安岭为典型代表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现有森林面积达到2012万公顷,占全国的8.7%,居全国第3位;森林覆被率达到44.5%,森林蓄积量21.6亿立方米。全省草地面积118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保持在70%以上;全省湿地面积516万公顷,有12处国际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居全国之首。

在黑龙江省发布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到,要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继续推进松嫩、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加强湿地保护,围绕三江、松嫩两大湿地平原和松花江沿岸,实施重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冯磊表示,黑龙江作为林业大省,要在大小兴安岭等区域的天然林保护修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在森林生态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与循环经济理念,在不超出森林可承载能力范围的前提下,科学利用全省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等林草产业,实现全省森林资源的科学可持续绿色发展。

“三长”联动守护好龙江原生态风貌

守护好森林、江河、湖泊、湿地、冰雪等原生态风貌,黑龙江省有着生动体现。


祖国最东湖泊东湖


位于抚远市的东湖,是祖国最东边的湖泊,村级湖长李金库每天都要在湖边走一圈。在谈及河湖长制工作时,他说:“在巡湖过程中,我们沿线捡拾垃圾和农药瓶,有时候还会乘船到湖面检查是否有违法捕鱼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在的湖水非常干净。”

2017年以来,黑龙江省陆续实施河湖长制、田长制、林长制,实现了全省森林、江河、湖泊、土地等生态资源有专人管理、有专人巡护。

2022年,黑龙江省林长制办公室、河湖长制办公室、田长制办公室联合印发《“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完善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

按照《方案》要求,黑龙江省将适时开展联合督查及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推动河湖治理、水质改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黑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红线等重点任务。

冯磊表示,黑龙江省通过建立“三长”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加强部门联合,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发现、制止破坏水资源、林草湿资源和黑土地等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统筹推进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有力加快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