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探访城市公园里的书店:“绿”与“书香”能否无界融合?

时间:2023-10-09    来源:澎湃新闻   

前段时间,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和平公园里的大隐书局·刊茶社开张,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在公园里的书店,也是全国第一家期刊主题书店。公园和书店的组合,的确是一个新鲜的搭配,特别之处何在?

公园引进书店是出于丰富公园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文化气息,探索“公园+”建设理念,推动城市与公园无界融合的考量。

那么,城市公园里的书店,能否实现“绿”与“书香”的无界融合?

近日,大隐书局和平公园店营业满月,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实地探访,了解书店的营业情况与社区居民反馈。

公园X书店,能新生什么?

2023年初,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十四五”期间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目标之一便是推动公园与城市更加融合,推进“公园+”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公园服务功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健身、安全等多功能综合需求。

去年10月重新开放的和平公园,在基本的公园服务功能基础上,叠加了文化功能,以更好满足市民游园和文化消费需求。开设于和平公园湖心亭的大隐书局·和平公园刊茶社便是体现文化功能的设施之一,其以阅读为主线,为一家艺术气质和生活气息兼具的期刊主题书店。

相比于公园里传统的休闲项目,书店颇具吸引力,为游园的市民增加了一处人文景观、一个游玩的去处和一个歇脚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公园里的消费场所多为茶馆、餐厅等,需消费才能入座,没有消费欲望的市民很少会抱着逛一逛的心态踏入其中。而书店则不同,书店本身便比餐饮场所多了一份文化服务功能,且更具开放性,市民可随意踏入其中,免费翻阅摆放的期刊杂志,参观书店布置的展览,游玩的同时还能收获知识,开阔眼界。因此,对比餐饮服务,书店可承担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虽然书店的桌上摆放有“消费入座”的提示牌,但是消费入座并非硬性规定。据店员介绍,一般游客入座15分钟以上,店员才会提醒这是消费入座,除非是其他座位客满,需要其让出位子,才会立即上前提醒。

澎湃研究员观察到,工作日的白天,一般不会有客满的情况,来此入座消费的,多为带着笔记本电脑办公的青年、公园附近社区的退休老年人和打卡拍照的游客。傍晚6点以后人逐渐变多,一般是散步、遛娃、锻炼的附近居民,他们着装随意,多以家庭为单位,来书店阅读、闲逛、赏景一会儿之后便离开,接着去公园别处游玩,一般不会消费入座。周末客流量较大,会出现客满没有座位的情况。

从书店的角度来看,把书店开进公园,也是线下实体书店对“书店+”的转型探索,实体书店试图拓宽想象力的边界,在大自然中建构新的阅读场景,探索困境中的生存之道。打造差异化的特色,融文创、咖啡茶饮为一体,举办公共文化活动和小型展览,书店正试图打造综合性的文化空间。

作为国内第一家期刊主题书店,公园里的书店以期刊为主,也符合公园的场景特点和市民阅读惯。书报亭逐渐消失,市面上期刊的销售出现了巨大的真空,但读者对于纸质期刊仍有一定的阅读需求。而在公园里,市民读者需要快速翻阅读物,期刊阅读非常适合在公园里打造多元的阅读场景。

为了增加人与空间的黏性,大隐书局也推出了“刊读上海”借阅卡,凭年卡可借书店内的一千多种刊物。澎湃研究员在调研的过程中遇到一位附近的居民前来借阅,他表示“以前家里只订阅两三本杂志,一年也要花费几百元,现在办一张借阅卡,可以借几百上千种杂志,借阅比购买更加环保,而且来公园散步的时候就顺便取回家了。”

有待提升之处

公园里的书店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仍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书店虽然设有无障碍通道,但是并没有投入使用,与无障碍通道连接的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许多推着婴儿车的家长,只能把婴儿车停在台阶下面,把孩子抱在怀里,走上楼梯。

再如,书店的饮品价格偏高,价格最低的碳酸饮料也要18元一瓶。如果不消费,则无法长期在书店入座休息,读者只能一直站立。此外,书店主建筑外部三个透明的“茶罐”造型的观景座位,360度的落地窗,能把满园春色尽收眼底,吸引了很多网红打卡,但是较高的价格并非普通居民所能承受,最低消费288元只可入座4小时。

“公园+书店”模式,无论对于公园还是书店,都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书店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应设施,惠及更多市民。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