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苍茫戈壁中,候鸟为何青睐这片“海”?丨山河行·“瞰”新疆

时间:2023-10-15    来源:中国环境   


”海”边,巡查鸟舍等设施有无损坏,捡拾清洁垃圾,关照迁徙候鸟状态,年轻的吾什肯·穆热特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眼前的这片“海”,位于世界上距离海洋最遥远的地方之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亚欧大陆腹地,一路沿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城驱车不久,一片广阔无垠的水域跃然眼前。

脚下,白沙银滩;遥看,波光潋滟。身处其中,仿佛置身热带海边并无两样。

这碧波万顷的水面并不是海,而是福海县的“母亲湖”——乌伦古湖。在这里,人们亲切地将湖泊称为“海子”。

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全面保护再现生机盎然

此前,吾什肯·穆热特并不熟悉这片“海”。原本在供电所工作的他,不曾料想自己有天会因家庭团聚带来工作变动,成为湿地公园的一名巡护员。

“才来了一年多,我现在认识了3种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和大天鹅。”吾什肯·穆热特略带腼腆地介绍着,神情中,分明透着一股自豪欣喜的劲头。

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候鸟钟爱乌伦古湖,许多和吾什肯·穆热特一样的人,也深深眷恋这片“海”。

被誉为“全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的乌伦古湖,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典型的平原盆地湖泊,由乌伦古湖(大海子、中海子)和吉力湖(小海子)两部分组成。

乌伦古湖作为福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从气候条件上来说,乌伦古湖每年湖水的蒸发量约8亿立方,为改善阿尔泰地区、克拉玛依以及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其防洪蓄水调节也是一项重要功能。

湖中产有23种鱼,组成了丰富的生物链。此外,还有陆生植物、水生植物,以及半干旱的沙漠植物,无形中这些植物的生长也带来了很多动物。

千百年来,湖水静静流淌,福海人在收获的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感恩着自然的馈赠。

2012年3月,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成立。有了专门的队伍去管理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近两年福海县委、县政府对乌伦古湖湖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使得湖区面积、湖区湿地面积逐步增大,再现一片生机盎然。

水鸟蹁跹处,绿意更浓

“乌伦古湖的变化还是非常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植被多了,鸟多了。” 在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跃虎眼中,一汪碧水就是阿勒泰最大的“生态名片”。

近年来,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先后出台了《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乌伦古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申报中央及行业项目资金1.5亿元,实施湿地保护项目12个。

“我们还在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及周边开展芦苇复壮万余亩、封滩育草123公顷,有效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任跃虎介绍说。

与此同时,建设管护站7座,巡护栈道4.5万余平米,安装监测设施20余套,购置巡护设备,不断加强对乌伦古湖湿地公园的巡护、监测及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

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作为全球生物链的重要节点和迁徙候鸟飞跃天山和阿尔泰山的“能量补充站”,通过有效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迁徙鸟类在此集结成群,繁殖栖息,成为乌伦古湖一道靓丽的风景。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世界级的濒危物种如白头硬尾鸭(全球尚存7000—13000余只),近年来的主要栖息地就在乌伦古湖周边。国内最大单次观测种群数量162只以上、繁殖种群最多近20对的记录,均出现在乌伦古湖湿地。

野生动物达101种、植物222种,鸟类由2017年监测到的67种增加到目前的271种,同比增长400%。一串串数字,无不印证着乌伦古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要是再晚些时候来,就能看到更多鸟儿在湿地中‘歇脚’。”任跃虎不禁替媒体团的记者一行感到些许的遗憾。

不难想象,湿地深处,天空水鸟飞舞盘旋,水中疣鼻天鹅甜蜜相依,迁徙路上的这片家园,绿意更浓。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