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重庆:湿地保护的“梁平答卷”

时间:2023-10-23    来源:中国环境   

近日,重庆“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发布活动走进“国际湿地城市”梁平区,来自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梁平区生态环境局、梁平区林业和草原局的四位发言人,围绕生态损害赔偿、生物多样性保护、梁平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双桂湖湿地的生态治理等话题向现场观众普及政策、解答疑难。

“听说双桂湖发现了珍稀鸟类彩鹮,说明双桂湖的自然生态确实好。那接下来我们区还有什么打算,把这样良好的生态延续下去?”面对现场市民提问,梁平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孟文介绍四项举措,给市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梁平区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后半篇文章”。一是系统施策,夯实生态基础,坚持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手抓”,激发湿地城市新活力。二是连线成网,筑牢生态屏障,实施双桂湖生态治理工程,打造“湖城相映、田城相拥”的山水田园城市。三是因地制宜,做精小微湿地特色,用好沟塘渠堰田等原生资源,建设小微湿地休闲公园、特色乡镇。四是融合发展,推动生态价值实现,积极创建“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区域样板。

生态环境损害既要罚还要赔  

湿地、森林、海洋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2022年6月,梁平区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在“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理念下,全区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各项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湿地+文旅”已经成为梁平城市名片上的一抹亮色,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副处长刘宾七在活动现场提醒观众:“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效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为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刘宾七举例说:“新闻里看到的非法捕鱼者被要求买鱼苗放到河里,就是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实例。要用‘有价’赔偿,还给我们‘无价’的生态。”

倡议从4方面入手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湿地里、湿地和陆域交界处,有异常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蓬勃的生命个体和他们携带的基因,以及他们生活在一起组成的生态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干部肖芸香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向现场观众做了详细介绍,“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保护生物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多姿多彩和绚烂多姿。”

对大众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其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大自然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食物、生产原料、淡水资源,乃至人类的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来源于生物多样性。

肖芸香在活动现场向观众发出倡议,从四个方面做起,每个人都能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者:“保护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前提;人为创造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拒绝交易和食用野生动植物;遵纪守法,对破坏生物多样性行为进行严厉惩罚,毫不留情。”

水环境综合治理“四管齐下”

梁平区“国际湿地城市”这张靓丽名片,离不开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庆市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小平向观众介绍了梁平区近年来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举措。

近年来,梁平区“四管齐下”,瞄准水环境综合治理难点痛点,努力补齐治污设施,建立城、镇、村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站)和雨污管网;先后建成投运垃圾填埋场1座和片区垃圾中转站5座,让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关闭搬迁治理畜禽养殖场,全面取缔塘库肥水养鱼;加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管控,防止直流入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2019年,龙溪河(梁平段)被评为 “重庆市十大最美河流” 、“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梁平人民的母亲河再展笑颜。

支柱产业发展推动双桂湖区域发展

“相信很多朋友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梁平双桂湖地区盛行集约化水产养殖,肥水养鱼让湖水污浊发臭;环湖村庄发达的种植养殖业、湖边餐饮、垂钓等污染,使双桂湖的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重庆市梁平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世康回忆道,“如今双桂湖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景,实在来之不易。”

梁平区近年以“不搞大开发,以自然修复为主”,保留双桂湖周边林盘群落;保留湖泊水陆交替空间带、山地自然地貌;划定生态保育区,保护野生动植物。从布设污水管网、改善养殖业态、引导生态种植等方面入手,还原一湖碧水。

此外,梁平区还坚持保护与发展两手抓。陈世康介绍,梁平区不断探索推广“小微湿地+环境治理、有机产业、民宿康养、自然教育”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湿地种植养殖产业、建成以梦溪湉园为代表的百里竹海民宿群、创办自然教育学校发展研学游。在梁平,“有机种植、水产养殖、民宿康养、生态旅游”四大湿地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小微湿地经济已成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热点。

原题:“湿”情画意碧波漾 湿地保护的“梁平答卷”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