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河北涉县:大山里种养出来的都是宝贝

时间:2023-10-23    来源:河北站   

近年来,河北省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绿美涉县”攻坚行动,成功创建河北省森林城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

绿水青山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记者近日随燕赵环保世纪行集中采访时了解到,涉县因势利导,发展中药材产业,年产值达到4.5亿元;以涉县石堰梯田系统入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大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适度开发乡村特色旅游,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

丰富动植物资源既绿了青山又增加了收入

山上种果树,林下种药材,林间养殖柴鸡、藏香猪,在涉县辽城乡西沟村,陈水洋夫妇用了20多年时间,把杂草丛生的北垴山打造成了“花果山”。

“现在好了,大山里种养出来的都是宝贝。靠着漫山遍野的连翘、核桃、花椒、大枣,还有到处撒欢儿的柴鸡和藏香猪,我们老两口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以上。”今年已经69岁的陈水洋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从荒山到青山,从青山到金山。陈水洋的经历正是涉县守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的一个缩影。

涉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清新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让这里孕育出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尤其是中药材资源。

“现已查明,涉县野生中药材达2115种,其中常用药300多种,道地药材150多种,柴胡、连翘等均为国家中药基本药物。”涉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黄泽向记者介绍说。

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一般来说,道地药材是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涉县自古就是太行山道地药材主产地,境内山峦相接,沟谷纵横,形成诸多的山区生态小环境,是道地药材生长、繁育的理想之地。

除了中药材,涉县还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其品质闻名遐迩。成方连片的连翘、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既绿化了青山、保持了水土,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全产业链打造培育道地中药材

“在开荒中,我们最先在山上种植苹果、杏等果树,但收益平平。后来我们改种了连翘,收益这才好起来。”陈水洋在绿化荒山中逐渐摸出了门路,“连翘,是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涉县山好、水好、环境好,栽植的连翘品质高、价格好、市场广,收益有保障。”

为引导农民发展连翘产业,涉县实施“百村百园”工程,选取产业基础较好的102个村建设精品连翘园,带动1.2万余户群众每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目前,涉县有野生连翘30万亩,栽培连翘14万亩。在药用基础上,涉县还开发出了连翘茶、连翘花瓶等产品。

9月26日,位于涉县悬钟村的太行山中药材数字仓储中心项目正加快建设,主体工程预计11月竣工。

“涉县是中药材大县,全县中药材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值4.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8%,在带动群众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全县中药材仓储能力不足,优质药材‘有量无价’,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谋划实施了太行山中药材数字仓储项目。”黄泽向记者介绍说,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有效解决涉县及周边区域中药材产业仓储条件差、数字化程度低、质检能力弱等问题。

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涉县以连翘、柴胡等道地药材为重点,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目前,“涉县连翘”成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的双地标产品;连翘、柴胡、黄芩、远志、射干等先后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有机中药材面积达到3075亩;蒲公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1800亩。

旱作梯田保留传统农作物

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涉县农民拓宽了增收途径。无独有偶,同样受益于生物多样性,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为保留了最传统的农业作物基因,让农民在田园耕作同时抓到了发展的新机遇。

站在涉县王金庄村远远望去,层层梯田从山脚盘绕至山顶,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涉县的山普遍缺土少水,自然条件艰苦。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北方旱作石堰梯田典型代表,石头垒堰而成。”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贾和田向记者介绍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位于涉县东南部的井店镇、更乐镇和关防乡三个乡镇,涵盖46个行政村,总面积205平方公里。王金庄村的旱作梯田是核心区,这里的梯田始建于1230年,已有近800年历史。

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既有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功能,又通过种植多种农作物,解决了农民生存、生计问题。

在贾和田看来,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最重要的遗产就是保存了大量重要农业物种资源。“比如‘金黄后’‘白马牙’这两个玉米品种,是我国上世纪推广的玉米品种,其他地区已经没有这个种质资源了。再比如‘细苗老来白’这个谷子品种,碾出的小米煮饭软糯香甜品质好,农民年年留种年年种,在旱作梯田里已经种了一百多年了。”

据调查,经过数百年优化种植和品种选育,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保存了26科57属77种、171个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2021年9月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2023年5月22日,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让传统农作物不仅“活”下来,还要“活”的更好,涉县不断探索旱作梯田系统作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贾和田介绍说:“一方面,我们组建了由农民自主参与的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激发农民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摸清梯田系统传统作物品种家底基础上,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老品种的基因库开展种质资源研究。”

此外,围绕梯田农耕文化,涉县还着力打造太行梯田大峡谷,发展梯田毛驴游、生态山水游、农耕文化研学游等。目前,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核心区的王金庄周边,旅游从业人员达570人,各类农家乐、民宿等超过80家,每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万元以上。

原题:河北涉县:生物多样性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