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将理论学习成果转换为讲述生态文明故事——宣教中心打造环保青年学习宣讲党建品牌

时间:2023-10-24    来源:中国环境APP   

阜新市彰武人70年坚守将沙地变绿洲,全国首个“农光互补”乡村——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猪棚变菇棚”,污水处理厂里有水生动物,炼化厂中有白鹭安家……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宣教中心)第二期品牌党建活动现场,环保宣教青年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融入一个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故事向观众讲述。

怎样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有成效?怎样立足本职本业,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一年多来,宣教中心党委持续开展“学习有我——环保青年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品牌党建活动(以下简称品牌党建活动),将青年学习实践成果融于青年干部宣讲活动,探索出一条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新途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青年宣讲队伍的宣教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既是展示平台,也是学习成果检验

宣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田成川介绍说,谋划开展品牌党建活动,正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把党建与宣教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青年人的灵动性、积极性、领悟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起来,培养一支优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青年宣讲队伍。

据介绍,品牌党建活动于2022年7月启动,在2023年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继续深化拓展。活动以青年干部轮流宣讲的方式开展,每期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论述中挖掘选题,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学思践悟行”。

目前活动已开展两期,十余名宣教中心青年代表走上宣讲台,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论述,用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谈学习实践体会,分享感悟观点,将学习成果转换为讲述生态文明故事的“宣教语言”展示出来。

为鼓励青年积极性,活动每期评选一名“宣讲之星”予以嘉奖;未来还计划每年举办总决赛,每期的“宣讲之星”将角逐“年度宣讲之星”。宣教中心的品牌党建活动让青年获得了更多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并且经过“学习研究—交流展示—持续打磨”机制的长效运作,带动青年干部持续提升理论学习效果和宣传宣讲水平,成为青年干部理论学习、交流互促、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促进青年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出积极作用。

释放青年力,锤炼干部工作本领

宣教中心员工中青年人数占比较高,青年干部是各部门的骨干力量和中心各项重点工作的参与主力。品牌党建活动将宣教中心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业务工作与青年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深度融合,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纽带,倡导青年干部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工作岗位、项目实践,在宣讲中作个性化解读和分享。

在宣讲中,有的青年讲述了生态文明实践的地方案例和优秀榜样故事,有的讲述了自己在工作经历中的感悟,有的结合时事热点表达了见解。宣教中心新媒体室的洪迪帆结合江西长江江豚保护实践,阐述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内涵,表达了做好自然守护者的理想追求。培训室的赵欢结合自己多年参与发展中国家环保高级官员研修班工作的体会,展现了宣教青年在向国际传播中国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中的重要作用。办公室的周欣结合“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等热点环境事件,从传承生态文化的角度,情理交融地论述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守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宣讲后的专家评委指导、观众反馈、互评互促等环节,也让青年们进一步深化学习、开拓思路、优化提升。

通过参与品牌党建活动,宣教中心青年干部增强了结合工作实际学习研究、应用实践的自主性、积极性,展示出更多学习潜力、活力和创造力。品牌党建活动不仅成为宣教中心持续锤炼青年干部工作本领、培养生态环保宣教人才的“孵化平台”,也以青年力量带动了宣教中心整体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下一步,宣教中心党委将持续实施品牌党建活动,积极在活动组织运营、奖励机制、跨单位联动等方面探索创新机制。此外,宣教中心还计划结合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业务工作,让培养锻炼出的优秀青年宣讲队伍在更多领域发挥出生态环境宣教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