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6 来源:中国环境APP
若来青岛,请你一定到西海岸新区走一走。
来了就会发现,“蓝”是西海岸的主色调:浅蓝,深蓝,明蓝……从一种蓝里走出来,会立刻陷入另一种蓝里。
对于生活在此地的人来说,这是一种伴随着我们成长起来的颜色,在大海的潮起潮落,起伏弹奏中,西海岸新区越变越美,而我们从孩童,逐渐走向中年老年,直到有一天我们消失了,而海作为一种亘古的事物,仍然不会老去,这就是大自然的神秘所在。
站在曲折的海岸线上看秋天的海,活泼和明媚已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睿智的深蓝,我称之为“中年的蓝”,此时海面添了几分沉静,天空也是出奇的干净,一眼可以望到底,偶尔飘过几朵白云,以及三三两两的鸥鹭从芦苇中飞出来掠过大海时,像是被绣在了一块蓝布上。
当大家还在分辨此刻的蓝是哪一种蓝时,一艘去灵山岛的客船已在岸边等候多时,除了外地的游客,还有一部分是灵山岛上的居民,大家带着行李箱或在岛外采购的生活用品,说笑着登上了船。我也跟随“大地文心”采风团的作家们进入船舱,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自从胶州湾海底隧道通了之后,本地人也很少坐船了,一种久远的熟悉感,随着大海湿漉漉的味道扑面而来,我竟有了儿时的兴奋。
坐在船上远观灵山岛时,犹如海面上的一尊卧佛,让人敬之仰之。从船上下来,更真切地感觉到这里就是“海上有岛,岛上有山”的世外桃源之境。众所周知,它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三高岛、北方第一高岛,其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皆为青岛市诸岛之首,是山东省十大“齐鲁美丽海岛”之一。
灵山岛四周环海,一年四季都被“蓝”簇拥着,早些年因为交通不便,年轻人纷纷外出求学打工,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反倒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到岛上创业,因为旅游业逐渐红火,饭馆和民宿随处可见。有简单朴素的田园风民宿,就地建在海边,推门可见海,无边无际的蓝在落地窗前涌动着,高高矮矮的野花绽放着,除了想到一个“美”字,再也没有别的词语可以表述。
住在此处果真实现了枕着波涛睡去,听着海声醒来的理想,但大海整晚都如情人般伏在枕畔窃窃私语,又怎舍得睡去?只好拥了被子坐在窗前,与海来一场心灵的对话。当然民宿也有时尚欧美风,建在山的高处,除了山海之间的美景一览无余外,也避免了城市游人如织的喧嚣。住在岛上一日,可谓胜却岛外无数时光。
岛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鸟类繁多,不小心就会遇见一群群不知名字的鸟儿在头顶上方盘旋,植物因为土壤的缘故长得比较慢,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人在外几年回来发现村岛上的树还是那么大,并没有长高长粗多少。我心里想,正是因为岛上的树长得慢,花开得慢,行人也走得慢,连遇见的狗和小猫也是慢悠悠地踱着步,正是这种“慢”,才吸引了众多的人从城市的“快”中逃出来,投入身心放松的“慢”节奏中来。
从灵山岛回来,我们还去了西海岸的唐岛湾和灵山湾。虽然都叫“湾”,但此湾不与彼湾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都有不一样的蓝。
唐岛湾是新区打造的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居民和游客休闲拍照的免费打卡地,不仅保护了原有的生态风貌,一年四季有花有草,现代的设施也很齐全:塑胶跑道和儿童游乐区,咖啡店和美术馆等等,有几处木栈道插入海中,远看像一架钢琴日夜弹奏着深蓝的波涛,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何况还可以到滩涂上去体验挖海鲜的乐趣呢。当走累了,一个人坐在长椅上,看海的日出和日落,耳边犹响起“宋金大海战”的刀枪剑戟之声。有资料记载:“南宋时期,这里是‘宋金大海战’的战场,金兵百余艘战船在此被南宋军队一举歼灭;元代元世祖忽必烈首开海运,这里成为南粮北运海道中的重要停泊点;明嘉靖年间,贯通唐岛湾与前湾的马濠运河成为往来粮船的集散地。作为南北商贾的重要交通枢纽,唐岛湾曾经‘辀舻络绎不绝,百货骈集’,一片繁荣。”虽未亲眼所见它千年前的繁华热闹,但我们这代人已经见证了经济飞速发展的西海岸,当然无憾。
如果说唐岛湾的蓝是含蓄内秀的,那么灵山湾的蓝就是清新明丽的,它的海岸线长达30公里,天然优质沙滩9.6公里,海域面积60平方公里,曾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海湾,听负责人讲解评选的过程,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光提交的评选资料竟重达几十斤。作为一个“土著”,我经常来这片海滩游玩,却从不知道灵山湾的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较十二五末提升3.7%,连续三年达到100%,为了保护海岸线,为了让居民和城市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生态环保部门为此做出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返程时,车子在滨海大道上疾驰,窗外的大海变得模糊,那一片蓝也变得抽象起来。我曾写过,海的无限和诗画有着共通的地方,有谁到过大海的尽头?有谁敢说写完了所有的诗文?有谁会觉得画完了所有的画?大海不是旧的,它每天都是新的;词语不是旧的,变成一首好诗一篇好文就是新的了,调色盘里的颜料也不是旧的,一接触到画纸,又是新的了……
所以外地的朋友经常问我:天天看海还没看够吗?我总是笑着回答:相看两不厌,唯有西海岸!
作者简介
小西,本名张桂芬,山东青岛人,中国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诗刊》《山花》《十月》等多家刊物,并入选多种选本,部分诗歌被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曾获中国第三届红高粱诗歌奖,首届诗探索•新诗发现奖等。参加过《人民文学》第四届新浪潮诗会。出版诗集《蓝色的盐》《风不止》《深蓝》等。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