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1 来源:中国环境APP
原产于地中海的油橄榄缘何可以在陇南“安家落户”?小小的油橄榄又怎样带动当地人脱贫致富?日前,记者跟随《环境保护》杂志社主办的“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之绿水青山绘陇原采访团,来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祥宇生态产业园,看到现代化的车间内,一颗颗橄榄果经过筛选、清洗、投料、破碎、压榨等多道工序后,变成了香气四溢的橄榄油。
祥宇生态产业园生产车间。 邢彭摄
要生态,也要发展
多年前,陇南境内的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生态脆弱,“光山秃岭”导致泥石流灾害频发,百姓常年因遭受地质灾害而生活贫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时陇南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油橄榄,因陇南市具备与地中海相似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陇南市于1975年首次尝试并成功种植油橄榄。”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姬滨介绍道。
姬滨还告诉记者,油橄榄四季常青,其发达的根系具有固土护坡的作用,能够对当地疏松的土质进行有效保护,这也是陇南多年来决心发展种植油橄榄的重要原因。
如今的陇南已是绿树成荫、硕果累累,一改往日“光山秃岭”的景象。截至目前,陇南市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91.93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68%,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27%。
油橄榄在陇南不仅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发挥了生态屏障作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小觑。2022年,陇南市油橄榄鲜果产量4.72万吨,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6750吨,均占全国产量90%以上,综合产值超过29亿元。
好生态带来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不仅在山上种植了橄榄树,就连院子也不闲着,只要能栽一棵树的位置绝不让空着,全都栽的油橄榄树。你们看,我们家的油橄榄今年挂果特别多,树枝都压弯了,这可是一颗颗‘金果果’啊。”这是东风村张永勤的切身感受,也是陇南当地的真实写照。
然而,2017年,陇南的油橄榄也出现过收购困境,因销售渠道不通畅,当地农户开始砍伐油橄榄树。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伍信向记者介绍,为了帮助农户对接市场,拓宽油橄榄的销售渠道,公司探索实施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在保障农户稳步增收的同时,稳定公司的鲜果来源和质量。“公司每年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及合作社,免费为广大果农提供技术服务,开展管护培训,指导品种改良,提质增效。”
有了销售和技术的支撑,农户种植也有了信心。“我们引导企业整合了武都区、文县近50多个村油橄榄种植面积46.3万亩,带动近35万人种植油橄榄,油橄榄适生区人均增收4000元。”姬滨说。
祥宇生态产业园内景色。 郑挺颖摄
现在,陇南市的油橄榄种植已发展成为集油橄榄良种育苗、集约栽培、规模种植、科技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中国油橄榄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际橄榄油大赛金奖”......一个个称号,记录着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历程;一棵棵油橄榄树,诉说着陇南增收致富的故事。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