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将使我国冬季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

时间:2023-11-12    来源:中国环境APP   

记者日前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根据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

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5月至10月,关键区海温指数已呈现快速增暖持续趋势,连续五个月超过0.5℃,达到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

“根据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预计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持续超过0.5℃,2023/2024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峰值强度在1.5—2℃之间,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告诉记者。

气象专家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关键区海温指数峰值将出现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

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会造成区域或全球的气候异常。研究显示,一次中等或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大约能够使年平均的全球表面温度上升0.1℃至0.22℃。

随着2023年5月以来的逐月最暖纪录的出现,世界气象组织认为,2023年或将成为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

综合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并叠加全球变暖的作用,气象专家预计,极端天气引发的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将加大。

对我国而言,厄尔尼诺会使我国冬季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

贾小龙表示,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东亚大槽偏弱,东亚冬季风偏弱,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另一方面,异常反气旋性环流有利于来自热带的暖湿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配合冷空气活动南下汇合,容易导致南方地区降水偏多。

“统计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冬季气温起伏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往往偏多。建议密切关注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贾小龙说。

不过气象专家表示,出现类似2008年1月上旬末至2月初的南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较小。

冬春季我国中东部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总体偏差。气象专家建议,关注冷空气间歇期静稳天气的发生,预防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地雾和霾天气对交通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