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广东中山彻底化解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臭气扰民问题

时间:2023-11-17    来源:中国环境APP   

“现在已经没有臭味了,感谢你们!”“我们小区很长时间没闻到异味了。”近期,广东省中山市生态环境部门来到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以下简称中心基地)周边居民小区走访,群众满意的答复和脸上洋溢的笑容让工作人员很是欣慰。

此前,由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中心基地卫生填埋场应急暂存45万吨原生垃圾,受暂存措施不完善、天气及风向等影响,原生垃圾散发的臭气不时袭扰周边居民,引发大量的市民信访投诉,仅2020年就高达1233宗。

中心基地臭气扰民问题发生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科学施策建设多项臭气治理工程,至2023年3月底,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卫生填埋场应急暂存的45万吨原生垃圾全部完成转运焚烧处置工作。三年“长跑”,垃圾处理能力从“缺口”到“盈余”,群众反馈从“会呼吸的痛”到“没有异味”,“垃圾围城”困局得以破解,成效获得群众认可。

图为对群众进行现场回访,回访群众均表示臭气问题已得到完满解决。

建立强有力组织体系,高效有序推动开挖处置工作

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心基地臭味扰民处置工作,市委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中心基地臭味扰民问题协调处置领导小组及治理工作专班,全面负责综合处置工作。

中山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好生态环境参谋部、作战部作用,压实各方责任,统筹协调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强化会商预警、调度督办,形成党政联动、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由于起初并不具备垃圾开挖条件,中山首先盯住臭气治理工程,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深入做好群众沟通工作。2020 年 11 月,中山开始实施应急处置工程等措施,至2021年1月底,臭气治理工程完成,场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回到了垃圾填埋前的状态。”中山基地工作人员表示,臭气治理工程完工后,周边群众对治理效果表示认可。

然而,臭气收集处理,只能治标。随着中山南部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容项目按期于2022年投产,全市垃圾焚烧能力充足,中山决定彻底解决问题,对暂存的45万吨原生垃圾进行开挖转运处置,并于2022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

开挖处置工作启动后,中山市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书记专题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现场办公会议等,对项目重大问题、重点环节和重要步骤进行深入研究、科学部署。项目实施以来,中山市领导作出 6 次批示、5次到现场研究推动开挖处置工作。

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下设 4 个工作小组,科学制定开挖处置工作方案,实行日报、周报信息报送制度,持续盯紧项目进展;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分析研判和协调解决项目问题。

为争取最广大市民群众对开挖处置工作的认可和支持,中山充分发挥属地镇街、基层村(社区)党组织力量,深入开展群众宣传沟通工作,仅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过程,就组织召开了 5 场宣贯会和座谈会,同时采取张贴公告、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沟通等多种方式,对项目周边3.5公里范围内的24个村(社区、小区、厂企等)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的宣传解释,消除群众担心二次污染等顾虑,最终项目实施的群众支持率超过 96%。

制定科学严谨实施方案,安全规范实施开挖处置工作

中心基地45万吨原生垃圾由于填埋时间短,开挖时正处于产气高峰,填埋场内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燃爆风险大,实现稳定安全施工难度极大。

中山坚持走出去,先后组织各有关单位到各地学习垃圾开挖的成功案例,与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线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借他山之石,不断完善项目实施路径和工作推进机制。

在学习调研基础上,中山结合实际,围绕开挖、转运、处置、环境管理全流程,科学合理制定实施方案。开挖环节,采取“好氧稳定化+转运焚烧”措施,降低垃圾堆体中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浓度,解决开挖过程中燃爆、中毒等风险。转运环节,结合全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布局、处理能力以及道路情况,科学安排转运路径,确保垃圾以最快的速度转运焚烧。处置环节,协调三大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提前清空料坑,调整运行工况,确保每天开挖垃圾全量处理。环境管理环节,通过在线监测仪、人工巡检、委托第三方监测等多种方式加强气体监测,采取除臭雾炮喷洒除臭剂、设置围挡喷淋除臭、控制开挖面等方式控制臭气扩散。

通过精准施策、高效组织、协同作战,项目日均垃圾转运焚烧量达到3353吨,是原计划焚烧量的1.7倍。2023年3月,经过114天的奋战,45万吨填埋原生垃圾比原定计划提前51天完成转运焚烧。

图为清运后的填埋场

2023年3月31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到中心基地调研臭气治理工作,充分肯定了中心基地臭气治理成效。4月13日,中山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组织群众代表开展中心基地臭气治理工作现场观摩活动,整治成效获得群众代表一致肯定。

采取全民参与共治路线,平稳和谐完成开挖处置工作

“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才真正能解决群众的切肤之痛,增进民生福祉。”

秉持这样的态度,中心基地开挖处置过程中,主动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成立中心基地臭气问题联席监管工作组,由群众代表、专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提高臭气防控工作科学性和透明度;累计邀请群众10批141人次到中心基地开展实地检查交流活动,让群众切实了解中心基地运行和臭气治理进展情况,引导群众全过程参与治理过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中心基地内还挂牌成立人大联络点,主动邀请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群众代表进行现场考察,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并接受监督指导。此外,向群众代表发放通行证,随时接受群众代表到中心基地检查项目情况,打造“阳光工程”。

开挖全过程,工作专班不定期组织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周边群众、回访曾经投诉的群众,主动上门倾听意见,耐心解答群众关心、关注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争取群众的广泛支持、深度认可,切实将中心基地45万吨原生垃圾开挖转运焚烧项目打造成为“民心工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中山在处理中心基地臭气扰民问题上,真正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挖处置过程实现零信访、零投诉、零事故,市民群众高度认可,并自发赠送30余面锦旗,实现从“邻避”向“邻利”转变。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