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来源:中国环境APP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但住在城里很难看到。”这是过去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百姓对居住环境的评价。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绿而不见绿”困扰着这座县城的发展。
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近日,记者从隆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隆化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热河温泉国家级旅游康养度假区总体规划》《茅荆坝—黑熊谷森林旅游景区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进入审批阶段。值得注意的是,10月底,隆化县刚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隆化县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速编制这3个规划是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隆化县副县长王利刚说道。
记者注意到,新鲜出炉的规划“含绿量”较高。
有本底缺绿意,怎么办?
隆化做了近400份调研问卷,当地近一半受访者表示喜欢绿色生态,不喜欢高楼大厦。
隆化县位于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与滦河流域水源涵养带,四面环山,伊逊河穿城而过,总体来看,这应该是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小城。然而,隆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细规划股股长尹建军告诉记者,由于县城规划普遍起步晚,早期的开发建设挤压了生态空间,导致城区开放空间硬化多、绿化少,公园绿地分布不均,道路绿化不足。调研资料显示,沿河而建住宅区高低不一,部分建筑围挡住了伊逊河自然景观。
隆化县城全貌
“见绿”成为当地百姓的一个迫切心愿。
记者发现,在《隆化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中,第一个发展定位就是打造生态优美、绿色低碳的山水公园城市。
“山水城市就是要通山连水。”尹建军介绍,“通山”方面,计划留视廊,做到远山目可揽,例如,明确城市山水视廊管控范围,严禁在管控范围内插建对观山、观景视觉效果有影响的建筑,通过山体生态修复、构建山顶观景平台等提升城市绿屏的生态与景观价值;通步道,做到近山行可达,例如,预留登山入口,改善登山步行条件,优化山地公园服务设施等。
“连水”方面,计划引水入城,以伊逊河、三条旱河、南北城市纵向水廊为骨架,通过增加滨水带状公园和亲水公园,预留街旁绿地,增强城市绿色骨架。
“其实这些我们已经实现了一部分。我记得前几年的隆化县城,居民几乎没有可以休闲活动的去处,而现在滨河景观带已经建起来了,每年都在新增口袋公园,‘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逐渐成为现实。”尹建军说。
记者注意到,在新版城市设计中,计划新增17处城市公园,6条滨河景观带,并重点提升6条城市道路绿化,增补了包括湿地公园、滨河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游园及防护绿地在内的六大公园种类,实现全城5分钟见绿、10分钟入园的城市公园体系。
开发与保护,如何兼顾?
七家镇、茅荆坝镇温泉资源独特,生态优势突出,是隆化县着力打造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区,也是承德市温泉产业发展格局核心发展区域。近年来,依托优质温泉、森林资源,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旅游打卡。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度假产品供给不足、服务设施品质较低,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
显然,旅游需要进一步开发,对生态环境会再次产生负面影响吗?
“这次规划主要是为了破解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比如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品质。如果有新的开发建设项目,我们会进行更严格的管控,因为隆化的发展得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个大前提。”尹建军说。
热河温泉旅游康养度假区一角
记者注意到,《热河温泉国家级旅游康养度假区总体规划》和《茅荆坝—黑熊谷森林旅游景区详细规划》开篇就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是建设成为生态优越的绿色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详细梳理了三区三线、自然保护地、国家公益林等建设限制要求,将区域用地划分为可开发利用、有条件利用和禁止利用三大类。此外,进行环境保护与容量测算。例如,计划将规划区内的地热温泉资源统一由政府管理,统一规划设计地热温泉开发利用项目,实现梯级开发利用,防止地下温泉水过量开采与被污染;制定规划区内水、大气、噪声、固废控制目标;进行水资源和土地承载力的具体测算。
加速编制规划,意义何在?
记者了解到,这一系列规划从项目启动到编制完成,仅用了两年时间。隆化县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速推进。动因是什么?
“我们已经站在新起点上,接下来想要走得既快又对,系统规划是第一步。”隆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对记者说。
一定意义上讲,隆化县是观察我国县域发展的一个窗口。
从一个深度贫困县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些年来,隆化下大力气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利用独特的地热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这条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之路让这座县城“重获新生”。接下来,像隆化这样的县城该如何发展?
游客在茅荆坝森林公园赏秋
事实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今的城镇化发展,存量提升逐步代替大规模增量发展,城市问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而“好不好”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生态环境的优劣。也就是说,新型城镇的发展速度、规模、强度应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姜国锋认为,县城的规划编制普遍起步较晚且理念落后,是后续发展中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我们已经有过历史教训,所以加速编制新的规划,是为了今后避免重蹈覆辙,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以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们希望在新发展阶段,能够走在前面。”
(本文图片均由隆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