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撤掉药店“间距门槛”,为市场主体再松绑

时间:2021-09-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9月1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高远百康大药房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手中拿到了公司一家新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据悉,该药店成为北京市取消药品零售企业之间350米距离限制后,海淀区开办的首家药品零售企业。(9月2日《工人日报》)

“批药店先量距离”是个老规矩,不仅北京有,上海、天津、河北等多地也都执行过。各地的标准不一,从50米间距到400米间距有多个版本,且在测量过程中,还有直线距离、必经路程距离等不同的算法。

监管部门设定药店“间距门槛”的初衷,是为了避免药店扎堆,促进医药资源的均衡发展。在十几年前,民营零售药店经营刚被放开,药店准入门槛较高,药店数量还不多,如果有限的药店扎堆,可能有些区域尤其是位置较偏僻区域的药店数量就较少,民众买药会遭遇不便。“间距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药店分布的广泛性、均衡性,保障了民众购药的便利性,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药店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市场上的药店越来越多,星罗棋布,到处都是,已经处于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药店数超56万家。如今,在生活区、工作区、学习区附近几乎都有药店,药店分布已经能够满足民众的便利购药需求,即便有药店在某区域扎堆,也不存在其他地方药店稀缺或空位的现象。药店的充分发展,已不需要监管力量对药店布局进行人为调整。在这样的语境下,民众已经不再关心药店的分布,而是关心药店的价格和服务,市场也更需要药店充分竞争、优胜劣汰,以自身的力量调整优化资源分配和布局。这符合竞争法则,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去年底,国务院把“督促地方清理对开办药店设定的间距限制等不合理条件”纳入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中,很多地方和北京一样,已经开始行动,取消了药店“间距门槛”。这一动作具有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顺应了药店行业发展的形势和需求,进一步减少了药店准入的限制,降低了药店准入的条件,为药店行业市场主体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再松绑、再减负,能够激发市场竞争的活力,有助于药店行业的健康发展。药店的充分竞争,传导到消费端,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核心导向之一。政府在审批、监管工作中,必须找准职责定位,厘清行政权力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该解除的限制要解除,该撤掉的门槛要撤掉,该简化的流程要简化。北京等地撤掉药店的“间距门槛”,就把市场应有的功能交还给了市场,彰显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也彰显了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行动力。

各级政府部门都应在放管服改革中增强行政权力边界意识,依据法律和市场规则,赋予市场应有的资源配置自由和功能,在市场能够自行调节的领域和环节,及时撤回“看得见的手”。


责任编辑:七月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