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6 来源:中国环境APP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全国最早推行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五水共治、河长制、环境问题发现等一批创新机制向全国复制推广,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试点省……
浙江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后,离不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撬动全省上下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构建浙江省生态文明领域“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在浙江省委改革委的统筹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加强牵头牵动、部门协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生态环保大格局”日趋形成。
数字赋能助推治理现代化
“柯岩街道萧甬铁路独山附近发现一起露天焚烧行为,请立即前往处置。”近日,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网格员高洪标收到“柯桥露天焚烧精密智控平台”发来的告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从收到预警到现场处置、实现闭环,全程用时仅22分钟。
“柯桥露天禁烧精密智控”应用集成了柯桥全区所有高空瞭望,实现部门间多跨协同、共建共享,覆盖柯桥全区16个镇街重点区域。高空瞭望巡检过程中对火点进行AI智能识别并告警,第一时间通过浙政钉将告警信息推送给基层管理员、执法队员和网格员手机端,短信、电话递进式提醒,快速驱动扑灭。同时,告警同步推送至“基层治理四平台”,由属地镇街联合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处罚,形成露天焚烧闭环管控处置。
让露天焚烧无处遁形,这是浙江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缩影。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数字变革高地”,浙江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智”理实践,系统构建“平台+大脑+应用”整体架构,全面形成天空地人全感知、环境网络全互联、环境数据全流通、指挥决策全智能、环境治理全协同、环境管理全统筹的“六个全”生态环境数字化体系。
目前,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数据仓,横向打通了各单位系统,纵向贯通了省市县三级,除本系统所有数据应归尽归外,还包括发改、交通、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等22个省级厅局98类数据,归集数据总量达172亿条。
“整体智治”结硕果,浙江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建设试点省,“无废城市在线”“蓝色循环”获评最佳应用,“浙里环评”获评数字政府优秀应用案例,“生态环境大脑”等4个项目荣获2023年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优秀案例,获奖数量位列全国首位。
专业执法水平迈上新高度
在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评审活动中,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表现突出集体荣誉,全省10个集体和10个个人获表现突出集体或个人称号,获奖单位和个人数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屡创佳绩,是浙江生态环境专业执法水平迈上新高度的生动诠释。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深入一线守护生态环境底线,执法体系更加完善、执法制度更加严密、执法效能更加凸显。
“诸暨市枫桥镇部分路段存在无任何覆盖措施的工程车通行,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又影响环境。”有群众如是举报。随后,该线索被“枫桥式”智治执法系统实时识别后立即归入问题库,15分钟内交由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处置,当天就立案查处。这是浙江全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破解基层治理中执法难题,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2022年1月,《浙江省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获中央改革办批复同意,浙江成为全国唯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浙江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围绕“完善行政执法事项、推进执法协同联动、强化执法数字监管、提升执法队伍能力、加强执法保障监督”等五方面重点发力,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率先走出专业执法队伍“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示范引领的实践路径。
为打造生态环境执法“浙江经验”,针对环境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高科技化的特点,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的实施意见》,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及时跟进出台重点任务清单、评价奖惩规定等系列配套制度,全面推进发现机制落地见效。各地根据建立健全发现机制的有关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能力。比如杭州市推进企业“环保码”试点工作,成为精准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的“情报中心”;湖州市开发建设企业自巡查系统,自动向企业派发自巡查任务;嘉兴市开发生态环境监管智慧平台,积极发动全市各部门、各层级发现上报生态环境问题......
一系列探索,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在全国范围内刊发宣传浙江省机制,并将部分内容纳入部省《共同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合作协议》。
“组合拳”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数字赋能、执法创新是浙江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两大助力,让绿水青山常在,督察推动、法治保障、铁军建设等“组合拳”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督察推动方面,浙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机结合起来,一体谋划、联动推进。
衢州市常山县轻钙产业整治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要的专项整改任务之一。有“千年钙谷”之称的常山县,曾因过度开采导致山体满目疮痍,遮天蔽日的灰霾让山水天空失去本色。
为此,常山县启动生态治理工程。关停165孔石灰立窑、201条石灰钙加工生产线、16家轻钙企业,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7个,修复面积达2895亩……“壮士断腕”的勇气之下,新旧动能转换,换来了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如今,废弃矿山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村民们转行办起民宿、农家乐,捧起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在法治保障方面,浙江以良法善治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以《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1+N”地方法规体系,牢筑具有浙江特色、切合实际需求的地方性法规标准制度框架,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之网。全省累计制修订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60多部,地方生态环境标准30多项。
在队伍建设方面,浙江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实施“双建争先”工程和“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工程,扎实开展铸造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清廉生态环保行动,打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已成为美丽浙江建设的中坚力量。
下一步,浙江将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保障,加快健全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