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浙江平湖徐家埭村生态+体育+旅游,构建“棒球经济”

时间:2023-12-06    来源:中国环境APP   

绿草如茵,风光秀美,走进被誉为“中国棒球第一村”——浙江嘉兴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棒球基地,很多人会被眼前的诗意画卷吸引。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曾经是脏乱差的养猪场。

近年来,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以农村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建成了徐家埭棒球场、大印农场、星火农场等一批绿色生态场地。

优美的环境滋养了一棵棵“梧桐树”的成长,不断吸引金凤凰前来。一场场全国赛事来了,一个个旅游团来了,村民们的笑容愈加灿烂了……徐家埭村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体育+旅游的“两山”转化新路径。

曾经,养猪是徐家埭村村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里1400余户村民几乎家家养猪。环境脏乱差,河道内更是浑浊不堪。

在“千万工程”指引下,徐家埭村由点及面,重塑乡村人居环境。近几年,开展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全域综合整治,整合提升区域内高排放企业,淘汰区域外“散、乱、污”企业,2022年整治企业数、腾退土地面积均列全市前列。

“你看看,现在的水清得嘞,河里的水草、小鱼都看得清。”村民们介绍自己村庄时满脸自豪。徐家埭村深入实施农村水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清淤疏浚、生态护岸、岸坡绿化、水生植物种植等全方位提升,俞家浜连片水系成功创建嘉兴市级“美丽河道”。利用农家废弃猪舍杂院建立“者舍”(大学生创业工作室)、“慢书吧”“当湖印舍”等特色馆舍,不断吸引着都市年轻人前去“打卡”。同时,该村还成功打造了“水韵晒浜”和“果香俞家浜”两个环境优美的乡村点位。在改造过程中,这里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对本土原材料、原农具进行废物利用。正如该村党委书记刘建群所说:“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时美,更要持久美。”

如今,漫步在徐家埭村,智能化的电子路牌、各具特色的休闲场馆,富有乡土特色的美丽景点,无一不在告诉人们,美丽乡村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小村落,大变身,不少周边游客纷纷前来游玩。这也让徐家埭村有了新的发展思路。他们以环境优美乡村景点为核心,串起“水韵晒浜”“生态农趣都家浜”等美丽乡村点位,打造了“美丽游”路线。同时,结合“徐家埭棒球场”“祥中乡村足球场”等体育休闲阵地和“于以定纪念馆”“施奇革命故事纪念馆”等红色点位,不断壮大“党建+生态+体育”的美丽经济,年客流量超39万人次。2022年,该村年经常性收入达521.1万元,同比增长了31.13%。

2018年11月28日,徐家埭棒球基地正式落成,成为全国首个符合标准的青少年“乡村棒球场”。2019年,长三角小鹿联盟棒球赛在徐家埭棒球基地举行,这个小村在棒球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第一步。如何围绕生态与棒球,做好文章?新埭镇与徐家埭村以棒球为支点,延展棒球产业,积极推动本土服装、箱包、软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参与设计制作加工棒球包、棒球服、棒球帽等系列文创产品,打造了一条本土棒球产业链。2022年,仅棒球服装就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2022年,徐家埭村的“棒球文化体验馆”开张。体验馆不仅能普及棒球知识,还售卖相关的体育用品。一些上海、江苏等地的游客来此赏景、体验和购物。

“没想到一个小村子,那么美,花头那么透。”一位从宁波慕名前来的棒球爱好者表示,下次一定要来深度体验,“我感觉他们重生态、重挖掘周边产品的思路值得很多乡镇思考和借鉴。”

徐家埭村坚持生态+体育+旅游的“两山”新路径,盘活了村集体经济,鼓了村民的腰包,同时,又将健康、生态的理念根植于群众心间,可谓“一举多得”。

近年来,徐家埭村还通过充分发挥“抱团富”金雁联盟作用,将发展红利辐射到周边村社。该村创新“公司+社会资本+村民”的“飞股抱团”模式,成立村级旅游公司,让村民变身为股东,每年保底分红。同时,鼓励村民投资入股经营农家乐,已连续3年发放分红,3期分红达17万元,通过引进体育赛事,带动村集体郊野乡园公司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带动周边农场营业收入超过850万元。该村还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供销共富合作社,旗下注册鲜乐蔬品牌,依托美丽乡村生态线路,为种植养殖大户、零散农户和民宿销售牵线搭桥,预计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增收15万元,实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