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三年来,海南省不断推动禁塑工作取得新成效

时间:2023-12-09    来源:海南日报   

你收到过“减负”的快递包裹吗?不久前,海口市民孙女士网购后,很快就收到快递包裹,包裹箱有些特别,利用折叠方式封箱而成,没使用胶带,上头还写着“零塑料+零胶带”。“看来是个‘绿色’包裹。”孙女士笑言。

快递包裹刮起“绿色风”、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越来越多、外卖打包的一次性餐饮具也换了样……作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禁塑的省份,自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进入禁塑时代,曾经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正逐渐被替代。

“禁塑令”实施三年效果如何?海南省开展了哪些工作?又遇到哪些问题和挑战?

塑料污染治理方案可复制可推广

从最初参与草拟禁塑的多个政策文件,再到参与建立全生物降解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海南省禁塑办工作人员陈曦这三年来的工作内容,都与禁塑紧密相关。

“当前禁塑工作攻坚固本百日行动正在开展,我们将社会面问题发现率作为百日行动量化指标,坚持每日暗访和经验总结,督促各市县落实属地责任。”在一项项禁塑工作中,总能看到陈曦和同事忙碌的身影。

作为海南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禁塑实施至今已有三年。

三年来,海南省禁塑工作实现颁布实施地方标准、制定禁塑名录负面清单、建立全生物降解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替代品“专用标识+监管二维码”识别方法、输入源头“物流+信息流”综合监管体系等多项全国首创,形成一套具有海南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污染治理方案。

这一方案如何运作和落地?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为例,海南省率先颁布实施《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制度创新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推广清单,海南省还根据《规定》实施三年来暴露出的问题,启动修订工作,为下一步深入推进禁塑工作提供法律遵循和法治保障。

同时,海南省成立27个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发布3批禁塑名录,对4大类20小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禁止和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三年来,海南省禁塑工作在组织领导、制度建立、替代品产业谋划、市场监管和宣传引导等方面迈出诸多新步伐,取得系列突破进展。

增强环保意识 当不“塑”之客

随着禁塑工作推进,海南省通过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禁塑,民众对禁塑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更强。

在海口市三联渔港,“琼海口渔21042”渔船的船主吴多海,如今出海时既捕鱼又“捕垃圾”。今年8月,“无塑海洋”行动在该渔港启动并揭牌,吴多海和渔民兄弟一块加入其中,用渔船打捞垃圾。

“把海洋塑料垃圾捞上来,能分类回收处理,海洋垃圾少了,我们捕鱼的网里也能多捞点鱼。”吴多海说。

在三亚市海棠区藤海社区,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海洋项目专家顾问杨松颖和同事,将社区内遗漏到环境中的主要塑料垃圾大体情况摸个“门儿清”。他们还与当地伙伴组织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合作,在试点区域开展净塑实践工作。

“我们通过源头管控、可重复使用产品替代,以及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布设、加大对游客及当地居民的宣传引导、吸纳志愿者等举措,引导社区居民与游客更谨慎、更有智慧地使用塑料。”杨松颖说。

这三年,海南省广泛开展社会宣传,积极宣传禁塑政策,制定《禁塑宣传大行动实施方案》,并配套发布《禁塑视觉识别系统》等规范性文件,全省开展3000余场次宣传教育活动,发放调查问卷12余万份,全社会禁塑政策知晓率达90%。

据统计,三年来,全省禁塑违法案件累计立案10308宗,结案9609宗,查扣违禁塑料制品5600多万个,罚没款1715.56万元,曝光典型案例100余例。

告别“白色污染”需要持续发力

治理白色污染,最好的“删除”方式是减量和“替换”。

依托禁塑契机及政策优势,我省近年不断稳步推进替代品产业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膜袋产能4.04万吨/年、餐饮具产能4万多吨/年,足以满足省内一次性膜袋、餐饮具的替代需求。

“我们工厂共有24条生产线,设计规模产能为5000吨/年。”金塑(海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塑公司)总经理温章生介绍,从2020年投产以来,他们主要做膜袋类全生物降解型塑料制品,销售市场基本在海南。

禁塑工作开展后,本地替代品产能逐步形成。而得益于《海南省关于加快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专项配套优惠政策,不少企业还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据统计,禁塑以来,省内全生物降解材料企业因扩大投资、技改提质等享受财政资金奖补约7145万元。

此外,海南省还长远谋划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引导本地企业转型和引进省外企业相结合,合理布局生物降解上中下游产业聚集地,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老城经济开发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布局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聚集地。

海南省禁塑工作实施以来迈出诸多新步伐,但也有着更长的路要走。

当前,部分市县社会面管控有短板、宣传发动还需进一步加强、替代品需要更加物美价廉、监督管理亟待更加有力有效等系列问题仍存,挑战不断出现。

“在全面禁塑的第四个年头,海南省将继续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有序推进源头管控、推动替代品提质降价、加大禁塑宣传力度,确保禁塑工作持续推进。”海南省禁塑办有关负责人朱金慧表示。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