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近年来,四川加快推动全省‘四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系统描绘国土空间‘美丽蓝图’。”近日,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张帆透露,近年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牢牢守住资源安全底线,持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切实筑牢巴山蜀水绿色生态本底。
在美丽四川建设上,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性工程,创新开展涵盖耕地、矿产、森林等多要素的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岷江干流等重点区域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积极探索自然资源“三维登记”模式,全面摸清了自然资源家底。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其中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辖区面积的30.6%。
在守住资源安全底线上,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严格实行“两平衡一冻结”,有序推进耕地恢复补充,连续两年实现全省耕地面积净增加;加快推进稀土、钒钛、锂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39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采取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严厉打击土地、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行为,“全链条”守护自然资源,“全要素”支撑生态文明。
在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上,联合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域、跨流域的“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深入开展长江干支流历史遗留矿山“清零行动”,累计修复面积3778公顷;高质量推进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1.31亿元,生态保护修复面积19.15万公顷。
此外,扎实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示范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生态保护修复面积716公顷。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门将为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多自然资源力量。”张帆透露,四川将持续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把“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同时,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力打造样板工程、示范工程。积极谋划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积极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