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湖北20.1%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时间:2023-12-29    来源:中国环境APP   

日前,记者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湖北已有20.1%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且生态质量总体稳中向好,生态质量类别获评一类。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陈再达介绍,目前,湖北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全省划定3.73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1%。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全省设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6个、重要湿地64个,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35个,划定省级以上重要生态功能区46个县(市、区),筑牢了保持全省生态系统稳定性重要“底盘”。

全省生态系统性修复治理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湖北实施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经过评估,试点地区重要生态面积平均提升率51.7%,生态连通度提升率32.3%;修复长江岸线99.58公里,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丰度明显提升,卷桥河、金湖、长江岸线等生态修复项目区域,珍稀物种开始栖息,已成为重要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

为此,“三峡样本”列入生态环境部“推进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实施”典型案例,该试点工程入选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沉湖湿地因修复治理成效显著,被划入国际重要湿地,并接受国际湿地公约第14次大会代表现场观摩。

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状况优劣的终极标准,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实施了7个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评估试点。2年来,试点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完成调查样线5900条、总里程超3万公里。此次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2930种、脊椎动物486种、淡水水生生物1140种、昆虫644种、大型真菌423种;记录各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50余种;发现鱼类新种6种、昆虫新种4种,湖北省新纪录物种68种;监测到江豚、川金丝猴、麋鹿、青头潜鸭、黑鹳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规模和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下一步,湖北省将着力推广试点经验做法,谋划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珍稀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力争到2025年,全省完成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本底调查。

根据国家对湖北省2020—2022年生态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I)值范围为70.01—70.39,生态质量类别为一类,湖北省生态质量总体稳中向好。由于自然生态持续改善,网湖、龙感湖、沉湖等大型湖泊能够为鸟类提供充足食物,现已成为迁徙鸟类的大型栖息地。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市民们在长江湖北段全水域都能看到江豚追浪戏水的景象。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