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搁浅鲸鱼“海棠”何时能“回家”?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尚不具备野外捕食能力

时间:2024-01-27    来源:中国环境APP   

“目前海棠的身体状况非常稳定,今日采血结果以及肝脏、肾脏恢复都比较良好,但目前还无法做到完全下潜,只在投喂鱿鱼时有下潜动作。”对于不久前救助的短肢领航鲸“海棠”的身体情况,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这样告诉记者。

1月3日,一头短肢领航鲸在三亚海棠湾海域搁浅。接到现场群众的求助电话后,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组织志愿者赶赴现场与海昌海洋生物保育中心、海棠区农业农村局、亚特兰蒂斯救助站、海警等单位共同参与救援行动。志愿者们还以它的获救地点给它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海棠”。

志愿者们共同救助“海棠”。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供图

短肢领航鲸为温水外洋型物种,在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但数量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相比于以往的救助,海棠是幸运的。蒲冰梅提到,从事鲸豚救护工作13年来,成功救助鲸豚的案例其实很少。“人们对鲸豚的了解较少,救助经验也相对缺乏,再加上鲸豚搁浅的原因多样化,救助人员很难迅速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她说。

据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保育人员介绍,在救援现场,保育中心兽医第一时间为“海棠”采集血样并及时送往医院化验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并为鲸鱼身上的伤口涂抹药物,以减少感染和发炎的风险。为了避免因长时间搁浅、皮肤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体温上升和脱水,现场救援人员还撑起了黑色幕布为“海棠”遮阳,用湿毛巾覆盖在它的体表并不断泼水。

为了及时将“海棠”转送到救助站接受进一步治疗,海棠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协调铲车参与转运,亚特兰蒂斯救助站安排了兽医及保育人员携带担架协助转运.....现场各单位工作人员和爱心志愿者合力将“海棠”固定到担架上,最后使用挖掘机吊起送往救助站。

铲车吊起“海棠”送往救助站。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供图

“总体来说,这次能够成功救助,得益于热心群众及时发现,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采取正确的基础救护,为接下来的专业救助赢得了时间。而且搁浅位置离救助站较近,通过铲车和专业设备转运没有耗费很长时间。”蒲冰梅回忆,当时‘海棠’的胃里没有异物,身体情况不算太糟,再加上经验丰富的兽医协助救援和众多爱心人士的陪护,最终及时抑制了病情扩散。

经过多方努力,“海棠”现在已经可以在救助池中自主游动,下潜进食。据了解,因医疗池空间有限,无法满足海棠的日常运动需求,志愿者们提前清理了医疗池外的大池子,让它搬进了“新家”。大池子总面积约1万m³,最深处达6m,潜处2.5m左右,“海棠”在这样的大空间里可以更好恢复。

“海棠”已进入大池中恢复。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供图

“如果它在这个池子中外伤完全修复,能够自主捕食、完全下潜,各项指标正常,就可以申请专家评估进行放归。但具体时间还要根据它的恢复情况再定。”谈到何时放归“海棠”,蒲冰梅讲道。

目前,由于缺少新鲜的活鱿鱼,暂时还不能确认“海棠”具有野外捕食能力。工作人员正在紧急联系三亚地区相关采购路径,并保障每日的各项治疗措施,争取让这只受伤的鲸鱼早日回家。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