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0 来源:中国环境APP
“喂,路科长您好,看天气预报,下周有连续降水,为避免外排雨水超标,麻烦您抽空再来帮我们查查,看看环境管理上还有没有漏洞?我们好不容易拿到的‘绿标’,可不能丢喽!”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某化工企业生产总监杜祥龙给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水与土壤环境科科长路凯打来电话。
1月27日上午,路凯和同事王帅利用周末时间,赶到该化工企业,对生产设施、治污环节和厂区环境开展细致帮扶巡检。
“苯酐日产罐取样口地上残留的苯酐絮,要注意及时清理,避免影响外排雨水水质;装卸车区等重点区域要加强环境管理,避免物料跑冒滴漏;雨水管道也要及时清淤,保持畅通……”结合巡检情况,路凯给企业开出“巡检单”。
在杜祥龙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其提到的“绿标”。这是去年9月,生态环境部门采集的企业外排雨水样品,在采样瓶体上,贴着绿底的标签,上边标明了样品水质信息。旁边还摆放着一瓶“红标”样品,形成鲜明对比。
原来,2023年6月,临淄分局工作人员采集该企业雨排口雨水样品后,化验发现水质指标中COD、氨氮等数值偏高,将其评定为“红标”,并在“送雨水”活动中点名通报。此事引起公司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问题整改。
经排查,此次雨水水质指标偏高,是因为车间初期雨水池偏小且短时间内降雨量太大,初期雨水池外溢造成的。对此,公司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更换大的池子作为初期雨水池,增大池中机泵流量,确保不再出现外溢情况。
在此基础上,公司举一反三,多次召开雨水管控专题会议,制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方案,即雨水要和污水彻底分开,装置上的清水如凝液、循环水等要与污水分开,不同指标不同类型的污水也要实现分流分质处理,全面细化雨水管控。
“目前,公司各车间均已铺设专门的污水收集管线,不允许一滴污水进入到雨水系统中。投入50余万元采购8台自动快速切断阀替换原有手动控制阀,实现雨水外排阀门远程精准控制。在各车间初期雨水池上增设远程液位计,让班组人员在控制室内便能清楚看到雨水池液位,及时开泵,杜绝因巡检不及时、维护不到位造成初期雨水池外溢事故。”杜祥龙对记者说。
经过近3个月的整改,2023年9月份,该公司雨水排放指标由“红色”转为“绿色”,达到管控要求。“我特意把两瓶样品都摆在办公桌上,每天看到它们,就警醒着自己不能懈怠,要把‘绿标’留住。”杜祥龙说。
给企业外排雨水评级,把雨水样品送到企业有关负责人的办公桌上,这是临淄分局引领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促进河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小“妙招”。
近年来,临淄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任务重。特别是每逢降水,河流水质浮动较大,河水中偶尔还带有异味。
为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临淄区创新开展“爱齐帮扶-送雨水”活动,即降雨过程对企业外排雨水进行取样化验,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根据企业水样化验结果分为三个等级,浓度较高的为一级、浓度接近Ⅳ类水标准的为二级、水质相对较好的为三级,取样瓶分别标识为红标、黄标、绿标。
临淄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侃明向记者介绍:“针对降雨期间取样情况,我们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上台领水,让其红红脸、出出汗,引领企业分析原因、查找差距、落实责任,推动企业水环境管理工作从常规化、粗放化向科技化、精细化迈进。”
截至目前,临淄分局已向辖区64家次重点企业送达了雨水。为加强对沿沟企业的管理,临淄分局还在企业雨排口下游泄洪沟内逐个设置50公分左右高度的拦截墙(坝),实现“一企一拦截”,谁家的雨污水就留在谁家的拦截墙(坝)内,体现自家门前清。
小妙招带来大变化。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临淄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023年,辖区水环境质量滑动均值较上两年改善率排名全省第5,乌河东沙断面年度水质类别首次达到优良水体。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