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来源:中国环境APP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管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去年,白银市优良天数313天,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优良天数比率为96.6%。黄河白银段青城桥、靖远桥、五佛寺国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Ⅱ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祖厉河井沟国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Ⅴ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武川水库等6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达标率100%。
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印发了《白银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防控、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白银市2023—2024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为扭转空气质量不降反升的局面,印发《关于在全市城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的通知》,采用挂图作战的方式,落实落细各部门责任,强力推动扬尘污染源管控、餐饮油烟监管、燃煤管控、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源管控、网格化污染源管控等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见效。加快《白银市二氧化硫减控方案》编制,积极指导白银集团谋划以有色冶炼企业为主的有组织排放提标改造和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项目。实施白银市大气污染防治智能化监管系统建设项目,已完成10套智能识别烟感及火源“高点位”监控设施安装。印发《白银市“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积极组织申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白银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水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印发《白银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封堵取缔57个,纳管合并14个,综合整治503个。持续推动乡镇水源地保护,完成靖远县高湾镇高崖村等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刘川水厂等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技术审查工作并经市政府批复,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会宁县鸡儿嘴水库、平川区虎头咀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并经省政府批复。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无新增黑臭水体。全年累计争取中央水专项资金1.92亿元,4个项目纳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正在实施白银银东工业园污水处理站生态湿地建设工程等10个项目,截至目前,8个正在加快建设。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落实好“一住两公”和“食用农产品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场所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督促3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土壤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工作,3家污染地块中2家已通过省级成效评估和市级验收,1家正在开展详查;11家疑似污染地块2家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审查,9家采取风险管控。以白银区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为重点,强化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2022年整治“回头看”5家企业18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2023年22家排查任务均已完成。着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15个行政村整治任务全部完成,超额完成25%,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9.05%,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启动“无废城市”创建,编制并报市政府印发《白银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历史形成的工业危废资源化利用迈上新台阶,2023年累计处置83万吨,占总量的35%。
注重源头管控,持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思路举措,优化环评审批模式,主动靠前服务,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55个、审查规划环评文件4个,其中协助或完成省列重大项目环评审批10个,占72%;155个市列重大项目中,完成环评审批74个、备案11个、豁免37个,占79%,正在审批5个。核发排污许可证276家,完成质量审核117家,问题整改率100%。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动态更新调整工作,完成管控单元划分、准入清单调整等工作,已报省级复核。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持续做好“南阳实践”经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四级防控体系建设,在靖远县牌楼沟、刘川大沙河和白银区东西大沟主要沟道设置4座水环境水质提升与安全保障设施。持续做好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督促甘肃稀土公司开展环境辐射监测工作及信息公开工作。2023年2月8日,组织白银区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3月30日,完成“核安铜城”—白银市2023年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练。
加强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时完善升级平台,加强智能监管设施建设,其中,用电监管企业78家,设置监测点位847个;企业安装视频监控126套。督促排污单位开展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116家企业先后安装337套,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即时有效传输率95.24%,安全有效传输率98.94%。
严格环境执法检查。认真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全市共34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邀请国家级专家23人次,深入白银集团、银光集团等企业进行帮扶检查,了解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现状,现场把脉问诊,提出相关建议意见,助力解决发现的问题。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67人次,检查企业2027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3件,罚款973.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920元;移送公安机关5起,移送拘留6人。
紧盯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43项问题及督察交办的311件信访投诉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2021年、2022年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涉及白银市的5项问题,已完成整改3项。两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白银市的108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04项,整改完成率为96.3%。督察交办的190件信访投诉问题,已办结189件。2021年省级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15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4项。
下一步,白银市将全力推进大气“冬防”攻坚,确保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强化重点建设用地安全,持续开展污染地块及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认真落实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以“无废城市”建设和新污染物治理为抓手,全面贯彻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整治。
同时,积极推进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工作举措,落实整改责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按期完成黄河流域警示片、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级生态环境警示片等问题整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压紧靠实整改责任,加强督查检查和工作调度,加快推进问题整改。
此外,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面推行“三线一单”落地应用,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底线,进一步优化“两高”项目管理,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不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和柔性执法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建设项目环评及排污许可落实情况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积极开展打击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等年度重点执法任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