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乌鲁木齐持续深化网格化环境监管,为城市环境治理赋能

时间:2024-02-04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这两天是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餐馆的后堂一定要开启油烟净化器,注意保护环境……”近日,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火车西站街道东林街社区的环境监管网格员,同时也是社区主任的王也一早就来到辖区临街商户开启了一天日常巡查工作。

“冬天是我们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也想用实际行动为打赢、打好乌鲁木齐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出一份力。”王也说。

临近春节,为全力保障节日期间环境安全,乌鲁木齐市各级环境监管网格员走访入户,日夜巡查,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群、电子屏等媒介,深入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呼吁市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用“小网格”筑牢环保“大格局”。

健全管理体系,推进系统治理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积极推行“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建立起覆盖全市各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的三级环境监管网格,其中一级网格8个,二级网格118个,三级998个,重点网格26个,在乡镇(街道)设立了生态环境工作站,配备各类环境监管网格员近两千名,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覆盖全市辖区“最远一家人”。

“乌鲁木齐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建立了一套机制、组建了一支队伍、明确了一方责任,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科长龙旭说。

身处环保第一线的生态环境网格员,对辖区污染源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和巡查,可以及时掌握辖区内环境状况,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隐患,为有效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织密织细“监管网”。

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实效,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通过专业培训、现场观摩,学练并重等方式,每年组织对网格员开展培训数千人次,培养了一批生态环境调解员、信息员、宣传员,做到对污染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积极化解基层环境治理矛盾纠纷。

依托数字平台,精准排查隐患

出门前,先刷一下手机上的“乌鲁木齐市污染防治综合指挥调度平台”App,已经成为乌鲁木齐一线环境监管网格员的一个习惯。

近年来,依托该指挥调度平台,乌鲁木齐市实现了网格化环境监管精准化、智慧化,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大数据”保障。

“一旦收到了调度平台传给我们的实时点位的报警信息,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现场巡查污染源,并在24小时之内完成反馈。”王也说。

乌鲁木齐市采取“全市统一调度、区(县)各负其责、部门齐抓共管”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当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数据触发报警条件后,指挥调度平台自动派发报警任务,各网格接到报警任务及时组织一线网格员迅速排查污染源点,现场处理污染问题后再逐级反馈,形成了动态指挥、部门联动、执行跟踪、监管督办的“闭环”管理模式。

2023年,平台共产生报警任务1.01万条,累计出动网格员开展巡查4.44万人次,检查污染源点1.05万处,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完成整改。

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机制畅通

“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将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纳入环境监管网格,实行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协同共治的环境监管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作用,在2023年制定的《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中,专门将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写入地方性法规,并纳入年度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对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在此之前,乌鲁木齐市已配套制定《乌鲁木齐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指南(试行)》《乌鲁木齐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指挥调度平台运行办法(试行)》《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了“三级网格周巡查、二级网格月调度、一级网格季通报”工作要求,盯紧末端抓落实,强化督促管理,严格考评调度,提高属地依法进行环境监管责任意识,确保机制运行高效流畅。

“刚刚过去的2023年,乌鲁木齐市的好天达到299天,这其中也有我们的一份力,这让我觉得很自豪。”王也说。

作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的重要力量,各级环境监管网格员尽职履责,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成效日益凸显。下一步,乌鲁木齐市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强化业务培训、落实落细举措,深入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乌鲁木齐天更蓝、地更绿、环境更优美不懈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