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过年吃零食“上火”?四招缓解

时间:2024-02-14    来源:科普中国   

春节假期在家,零食吃到停不下来。但零食吃多了,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嗓子痛等“上火”症状。什么是“上火”?又该怎么预防?

一、什么是“上火”?

“上火”的概念来自于传统中医的身体和疾病观。人们常常把眼睛红肿、口舌生疮、咽喉干痛、头昏目胀、鼻腔热烘、流鼻血、牙痛、便秘等症状,通称为“上火”。

二、这些食物会“上火”?

1、橘子

很多人吃橘子后会出现嗓子发干发涩、甚至流鼻血等“上火”的症状,这实际上是橘子的高糖分所导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是200~350g。换算下来也就是1~2个普通橘子,或10个中等个头的砂糖橘。

2、坚果

有人吃完坚果后出现喉咙痛、有异物感的情况,可能是过敏所致。如果每次吃完坚果,即使吃很少也会不舒服,那极可能出现了过敏,建议不要食用。坚果水分少,有的坚果在烹制过程里还会添加盐、辣椒等调味品,如果一次食用过多,就很容易使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吞咽时产生异物感。

3、羊肉

羊肉性温,食用可暖身御寒,但吃多了就容易上火。尤其是阴虚内热的人,过量食用羊肉容易出现口干、燥热、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如何预防“上火”?

饮食得当。春节期间,建议优先选择具有降火功效的食物,如苦瓜、菠菜、西红柿、苹果等新鲜蔬果。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要少吃。

多喝水。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身体内的代谢反应自然会受到影响,提醒自己要多喝水。优先喝白水,所有含糖饮料(包括甜的凉茶)尽量少喝。

少熬夜。过年期间,很多人会和亲戚朋友打牌、打麻将、打游戏,通宵到天亮。休息不好,身体就更容易出现“上火”等问题。因此尽量让自己休息好,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

本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宋爽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