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

时间:2024-02-16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学生的寒假作业是什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展“笔触绘乡情”活动,鼓励学生用画笔记录春节的美好瞬间,展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安徽农业大学的农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一线,增强对农业的认识;北京科技大学的同学们依托家乡的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

这个寒假,返乡参加社会实践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高校积极动员、各地主动对接,为学生实践搭建了广阔舞台。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用青春完成这份特殊的作业,学生们收获颇丰。

对许多大学生而言,返乡实践是“重新发现家乡”、接受教育的过程。离家求学再归来,熟悉的地方亦有风景。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隐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密码”:参观企业,可感受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了解用人需求、明确个人发展方向;走入故乡山川,在饱览美景的同时,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沿着乡间小道,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春节期间,家人团聚、灯火可亲,还可在与亲戚朋友的交谈中,了解身边人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是青年人的“必修课”,返乡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不妨从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做起,从家乡的发展变化中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为未来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受教育,对大学生而言,返乡社会实践也是增长才干的过程。今年寒假,一些地方因需设岗、按岗招人,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实实践岗位。在广西马山县,226名大学生报名到县里的106家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在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担任了实讲解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

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人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社会实践便是学人生经验、社会知识的重要载体。寒假期间,返乡大学生离开校园,但学的机会随处可见。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 在实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返乡实践,还为大学生提供了为家乡作贡献的机会。在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勐佑镇高山村,返乡大学生为村里的小朋友们开设兴趣爱好小课堂,开展音乐、美术类活动;在湖南嘉禾县的步行街上,返乡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讲解普法宣传册、提供法律咨询。志愿服务、开发文创、宣传家乡……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返乡大学生大有可为。

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或许,仍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的力量相对有限,但切实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人才需求,能够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种子。今天,青年人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未来,他们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