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来源:生态环境部
根据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部拟对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海底观测子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3月12日-2024年3月1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 编:100006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 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1 | 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海底观测子网项目 | 南海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该项目位于南海北部海域,主要对所在海域的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海洋声学及光学等参数进行大范围、立体化、长期实时科学化观测。建设内容包括海底观测站,配套建设观测设备和光电复合缆线等,同时对依托的陵水基站和番禺34-1海上石油平台进行适应性改造。海底观测站分别为S1、S2、S3、S4、S5、S6,均配备主基站、接驳盒和各类观测设备,另设置1个锚系浮标主基站,并配备观测系统。海底缆线总长约1725.35公里(包括主干线1663公里,支线62.35公里),其中,干线以番禺34-1海上石油平台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长约1039.58公里于广东汕头登陆,西段长约623.42公里于海南陵水登陆);支线分别自S1、S2、S3、S4、S5、S6观测站的主基站伸出,用于连接各类观测设备。陵水基站依托现有中科院南海海洋技术与系统实验基地,并新增配套供电、传输、存储、运维等设施;在番禺34-1海上石油平台上新增光电传输设备。 | (1)海水水质:项目对海水水质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期海底缆线铺设产生的悬浮泥沙。施工船舶均配备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满足《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要求排放。在项目符合相关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施工船舶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施工时,各类废水收集后运回陆地处理,不排海。扫海产生的固体废物运回陆地后送环卫部门处理。定向钻施工产生的泥浆、钻屑经收集后外运处理。 (2)海洋生态:海底缆线铺设会对鱼卵、仔稚鱼、游泳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造成底栖生物的掩埋、覆盖等。拟采取定向钻无害化穿越部分生态保护红线区,海底缆线铺设施工尽量避开所在海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盛期(3月至6月;12月至翌年2月),在海南岛东南部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和汕头深水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铺设时,避开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盛期(3月至5月)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并通过增殖放流等措施进行生态补偿。 (3)环境风险:本项目潜在环境风险主要为船舶事故性溢油,拟采取制定溢油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发布航行通告、加强作业船舶船员培训等措施。发生溢油事故时,立即启动溢油应急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敏感目标的影响,及时清理溢油并报告相关政府部门。 | 010-65645526 |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