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当我们讲植树造林时也要讲科学

时间:2024-03-17    来源:中国环境APP   

“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新枝芽……” 每年春季,伴随着和煦的暖风,各地都掀起一股植树造林的热潮。大家一起行动,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播撒绿色种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森林蓄积量净增38.39亿立方米,达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我国森林资源总体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日益坚实的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首先,植树造林要科学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花则花,乡村绿化要栽植乡土树种,城市绿化要抓好美学的应用,科学合理搭配植物,不要“千城一面”和不切实际的奇花异草,决不搞“一夜成林”和盲目跟风改换绿化树种。让城乡绿化更有水平、城乡更有魅力。真正让植树造林,造福人民群众。

其次,植树造林要科学管。“三分栽,七分管。”翠云廊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沿袭至今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也离不开今天群众创造性实施的保护制度,“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人”,延续千年接力。代代种、时时护、人人护,叹为观止的人工古柏林背后,是时间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蕴含“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政绩观、发展观。在国土绿化这件事上,既要保持种树的热情,又要有护绿的意识。全面落实谁栽树谁管护植树造林责任制,健全从植树到管护再到成树全链条责任体系,确保成活率,防止出现“植树造零”。

再次,植树造林要科学育。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要结合植树节、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在全社会广泛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党员干部要带头“履植”尽责,做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