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本报快评丨“以旧换新”要算“绿色账”

时间:2024-04-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近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公开发布,新一轮“以旧换新”拉开序幕。

推动“以旧换新”,既关系发展大局,又牵扯千家万户,是一项惠民利企、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当前,很多人都在关注此次“以旧换新”能够撬动多大市场,需要多少财政补贴、对GDP增长带来多大贡献。

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级别。可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若再核算上收循环利用带来的推动作用,可以预料此次“以旧换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无需赘述。

而在经济“账本”之外,促进节能降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绿色“账本”更是此次推动“以旧换新”的重要考量,也应是各方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考量和落地目标。

设施设备的以旧换新不仅能推动企业革新创新,更能换来生产建设的“节能降耗”“低碳发展”。不论是相关企业立足自身的发展,还是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的绿色化提升,推动设施设备的以旧换新都带来了正当时的契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等应该突出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加快替代一批落后低效设备、实施节能降耗改造、更新绿色低碳技术,从发展、环境和社会等角度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新发展方式,同时提升自身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能力。

消费品的以旧换新,不仅将激发市场新活力,更可以换来公众“生活消费方式绿色化”的转变。眼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质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与之前的以旧换新相比,这次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好不好”“优不优”,其中绿色化与智能化是重点。正应以此为契机,推动用更新的绿色低碳节能的产品,替换掉高能耗的“旧物”,不仅让绿色理念融入百姓生活消费方式,也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基于自然、健康、便利、智能等方向的改变,让生活消费“高质量”与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论是企业发展的新赛道,还是公众生活消费的新理念,推动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激发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满足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