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夜公园更应还“静”于民

时间:2024-04-18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越来越多的公园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的一些公园紧邻小区,在与街区无界融合并24小时开放后,深夜的放声高歌、凌晨4点“偶然的”萨克斯声……噪声令居民不堪其扰。

公园24小时开放本是好事。无论是“公园20分钟效应”带动下的日常散步,还是清明假期火爆的游园热,都让“公园游”持续圈粉。一些大型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一方面能缓解白天的客流压力,另一方面给予市民全天候的公共空间,其中的惠民意义毋庸置疑。

但与此同时,开放夜公园也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首先应达成“法”的共识。事实上,“吵”这事儿并非只是生活纠纷,更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严肃性,需要公众的一致尊重与遵守。2022年施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就要求,活动者应当遵守场所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而具体到公园,就需要园方立好规矩、游客遵守规矩、居民积极维权捍卫规矩。

那么,园方如何立好规矩?以防治公园噪声扰民为例,应制定具体的开放方案和管理制度,广而告之让市民游客知晓。与此同时,园方要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制止制造噪声污染的行为。当前,夜公园还在逐步试行开放,如何真正做到便民不扰民?尤须园方广纳谏言、持续探索。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