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执法方式,提升环境执法效能

时间:2024-05-03    来源:中国环境APP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强有力的保障。如何创新执法方式,优化执法机制,提升环境执法效能是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面临的课题。

过去一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111件,同比增长87%,“乌—昌—石”区域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4%,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不久前荣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执法局)给出了答案。

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受访者供图

多措并举,破解区域难题

“新疆地广人稀,环境执法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监管任务繁重,一直是环境执法存在的难题。”执法局局长郑斯超告诉记者,“针对新疆面积大的特点,我们建立自治区包联帮扶指导基层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气、水、固废等各领域执法人员组成的帮扶组,分片包联各地,统筹指导各地开展清单式执法,避免对同一片区的企业进行反复‘打扰’。”

除了集约化执法,科技赋能也是执法局创新执法方式的另一个重要体现。科技装备给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带来的变化,让执法局一支队吐尔逊同志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去年,我们执法局更新了1800台新型执法装备,在阿勒泰地区某涉水企业开展现场执法工作时,打开最新的便携式水质快速检测仪,从污水总排口取水样,按照操作程序,加入试剂后,一键启动按钮就能开始检测,当场出具检测报告,不仅改变了我们以往的工作方式,也为现场执法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执法效能。”

聚焦创新执法方式,健全执法能力体系和提高执法能力现代化水平,执法局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人才培育。2023年,执法局还建立了“1+N”实战实训基地,以“1”所新疆农业大学为执法实训主阵地,“N”家企事业单位为实战基地,构建了集“教、学、练、战”为一体的自治区执法实战实训基地,制定标准化培训大纲,采取“线上线下培训+实地教学”的方式,先后举办了全区生态环境执法师资及案审专业化人才“尖兵”培训、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多部门联动执法培训等各类执法专项培训,持续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效能。

“我们还将以提高环境执法效能为出发点,强化监管能力,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人才培养计划,搭建完善培训体系、规范培训内容,持续开展专业技术日常培训、执法人才提升培训,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郑斯超说。

创新群众监督机制,打造共治新格局

“了解环境执法的全过程,亲身感受到执法公正、有温度。今后会积极监督、举报各类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继续对生态环境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张会东说。

2024年初,自治区28名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分批分次参与到执法局开展的秋冬季采暖期大气监督帮扶工作中,随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进入企业,近距离了解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工作。

环保举报受理中心主任徐江萍向记者介绍,这28位社会监督员中,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科研院校的科技人员和教授,还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环保热心人士及新闻媒体记者。

为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实现共建共治共管,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聘请152名社会监督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社会监督员积极、主动地向群众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环保知识,监督举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对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民情民意及相关问题线索进行收集,对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线索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反映,并跟踪办理情况,有效弥补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短板和盲区,在打击环境违法案件查办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还适时组织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就推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听取社会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徐江萍说。

下一步,执法局还将围绕执法方式、执法机制、基础能力等方面,制定系统性、协同性的顶层设计,建设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以更高的环境执法能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