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有力支撑,山东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时间:2024-05-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走进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乡村生态振兴示范片区,远远就能看到“生产美 生态美 生活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巨幅标语矗立在绿水青山间,郁郁葱葱的山地里樱桃树长势喜人,村民们房前屋后的樱桃树上也挂满了娇嫩欲滴的红樱桃。这是记者日前参加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第九次全体会议暨乡村生态振兴现场观摩会在杨家山里看到的情景。

从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到构建“观农村景、吃农家饭、宿农民屋、购土特产”的全产业链条……以“功能完善、生态宜居”为建设目标的杨家山里乡村生态振兴示范片区,正是山东省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在会上指出,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要以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立足于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开创乡村生态振兴新局面,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三农”新篇章。

聚焦重点任务,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铁山街道大下庄村生活垃圾分类暂存待运站前,两个巨大的深埋桶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据了解,这种存贮式环保深埋桶,通过直收直运,可以实现垃圾密闭收集,避免臭气污水外溢,经济、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村里还建立了垃圾分类日常管理队伍,在全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垃圾源头减量40%以上。

去年以来,山东省着力抓好村容环境整治提升,接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5个县(市、区)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居全国首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三次荣获国务院激励。全省已建设和美乡村3000个,建成美丽庭院303万户。新增完成79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4%;已排查出的1398处农村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治理。出台《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已建成设施长效管护,确保治理效果长期惠及群众。

山东省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发动“六大提质”(摸排整改、厕屋建设、数字赋能、管护和资源利用、资金管理、宣传发动)任务,开展农村改厕提升行动,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86万余户,完成年度改造任务(1.6万户)的116.3%。统筹推动垃圾分类抓点、连线、扩面,共配置分类垃圾桶380万余个,新建(改造)垃圾分类房(亭)3.8万余个。实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199个,累计完成投资146.62亿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督查专员毕海昕在会上指出,近年来,山东省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五个工作专班,建立起省委书记和省长负总责、每个专班由2名省领导任组长、2—3个省直部门牵头推进的工作机制。各专班每年都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特别是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会同专班各成员单位,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创新开展“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等工作,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首次在全省选取20个重点县(市、区),统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秸秆综合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6项重点工作,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

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人、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处一级调研员韩京安介绍,20个重点县(市、区)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确保工作有专人推动、任务有专人落实,高标准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相关部门合力攻坚,通过整合农村环境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各类资金7.9亿元,集中投入、合力攻坚。20个重点县(市、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6%,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超过8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55%,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治理目标。

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来到青岛盛客隆现代农业基地,只见高大的蔬菜大棚一个挨着一个,煞是壮观。钻进西红柿大棚,一株株西红柿植株青翠欲滴,缀满了一颗颗红绿相间的西红柿,十分诱人。



青岛盛客隆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科勤对记者说:“我们已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等多种温室设施近百栋,根据季节气候的转换调整种植品种,全年生产各类蔬菜10000余吨,是青岛最大的单体专业蔬菜种植企业。依据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开展了生态鸡养殖业务,解决农业生产中尾菜及菜叶的浪费现象。我们还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及时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减少用水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山东省大力推进农膜、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农膜清理和回收专项行动,遴选26个县(市、区)整县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式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进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配套,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评选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10个,每个给予500万元财政资金奖励。出台山东省地方标准《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引领海水养殖尾水治理提标升级,推动海水养殖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2家。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告诉记者:“我们大力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通过部门联合制发和落实有关规划、文件,联合督导,定期调度重点任务、及时移交转办发现问题,座谈交流等方式,监督指导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市化肥农药年使用量实现连续8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构建覆盖全市的三级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废旧地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均基本配备畜禽粪污治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山东省大力实施沂蒙山、沂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编制沿黄绿色长廊建设工作方案,着力推进黄河沿线绿点、绿带、绿网建设。全省完成造林18.65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11.93万亩)的56.3%。完成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近5万亩,南四湖东平湖流域44个国控断面、南水北调东线13个国控断面及南四湖流域省辖39条入湖河流优良水体比例均为100%,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厚植生态底色,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管言明在会上提出,下步全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总的思路是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守住绿水青山,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使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要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给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坚持建管并重,完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建立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以“清洁乡村、净美家园”为主题,分类有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鼓励优先采用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

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保驾护航。在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上下功夫,对化肥、农药用量标准进行系统评估,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制定合理的减量目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更好实现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好秸秆资源,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秸秆科学还田模式。积极推动农业减排固碳,优化种养结构,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厚植乡村振兴生态底色。持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抓好乡村绿化美化,利用乡村微空间增绿补绿,推动生态良性循环。以“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会议强调,乡村生态振兴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聚心聚力,共同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实效。要强化统筹协调、调研帮扶、典型示范、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全社会营造参与乡村生态振兴、支持乡村生态振兴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