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丛晓男:协同治理持续提升空气污染防控整体效果

时间:2024-05-16    来源:经济日报   

总体来看,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积极成果,各地各部门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总结为“四个协同”。

第一,推动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钢铁、水泥、焦化行业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以钢铁行业为例,其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分别占工业行业的30%、14%和16%,居非电行业首位。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掀起绿色革命,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4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涌现出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等一批典型企业。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降低,有效促进了重点区域和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第二,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事半功倍。上海金山区基于前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基础,推动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清单融合,通过数据挖掘、理清重点排放源,明确重点减排区域、环节和工艺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江苏锡山产业园区围绕能耗双控及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在规划环评及项目环评中开展可行性论证,从而提出最优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工作,不仅大幅削减了散煤消费,而且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第三,聚焦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臭氧和PM_2.5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治理的关键在于其共同前体物的协同减排。北京通过强化制度创新、政策集成等多措并举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促进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上海部署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着力强化电厂、锅炉、重点企业和移动源治理,使PM_2.5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臭氧浓度上升趋势也得到初步遏制。

第四,加强区域之间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传输特点,坚持区域联防联控对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均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通过监测会商、数据共享、应急联动和协同应对等,显著提升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整体效果。

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连年增长,对我国大气污染精准治理意义重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是中央生态环境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用于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和协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2023年,中央财政下达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30亿元,较2017年实现翻番。2024年下达340亿元,再创新高,将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等。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当前,农村地区仍存在家庭取暖等生活性用煤和储粮烘干设备、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性用煤。而分散低效燃煤是造成PM_2.5、二氧化硫等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危害较大。

二是锅炉综合治理。包括燃煤锅炉淘汰、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生物质锅炉深度治理等,即重点支持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推进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布局生物质锅炉除尘、脱硝等深度治理项目。

三是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包括窑炉淘汰、清洁能源替代和末端治理等。重点支持淘汰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工艺和装备项目;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熔化炉等工业炉窑改用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玻璃、石灰、矿棉、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项目。

四是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重点支持包括源头替代、末端治理、绿岛项目建设等环节在内的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治理。其中,绿岛项目重点支持同一类别工业涂装企业聚集的园区和集群建设集中涂装中心,支持吸附剂使用量大的地区建设吸附剂集中再生中心等。

五是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这是有效降低全社会污染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有力举措,重点支持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六是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化大气污染监测体系建设,支持监测、监管、重污染天气应对等能力建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