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库

森林,对长江经济带究竟意味着什么?|督察新闻眼⑧

时间:2024-05-21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违法毁林问题突出,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失真;一些市州天然林毁坏屡禁不止,公益林管理漏洞频出,经济林更新偷梁换柱,森林保护不到位。”5月17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布第一批典型案例,上海市、云南省因毁林、破坏森林生态被点名通报。

森林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江经济带而言,森林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有何重要意义?

文案/张黎 制图/廉伟

森林,是沿江绿色生态廊道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督察聚焦长江经济带的七省市,对这些区域而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生态地位突出,这里拥有全国1/3水资源和3/5水能资源储备总量,森林覆盖率达41.3%。来自公开资料显示,长江经济带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是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年来,长江经济带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森林面积持续增加、生态功能不断改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在2022·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上曾透露出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共完成造林1546万亩,石漠化土地面积与2016年同口径相比减少423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095万亩,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达到3.87亿亩。

不仅如此,区域内建成91个国家森林城市。可以说,绿色屏障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亮丽的风景,长江流域变绿了,中国也更绿了。

造林绿化改变了我国长江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保护之下,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也不断提升。

但也要看到,长江经济带造林绿化工作仍然面临着森林生态功能脆弱、低效退化林面积大等问题,与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功能定位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造林绿化工作。

记者查阅发现,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丰富的树种资源和良好的水热条件优势,以宜林地面积较大的长江上中游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为重点,大力营造以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为主的防护林和国家储备林,积极培育优质珍贵大径级阔叶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木结构建筑原料林、竹林、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对区域内造林难度大的宜林地,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恢复森林植被。

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增加长江两岸林草覆盖、提升森林质量为主攻方向,加快构筑连续完整、结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尽快建成长江两岸绿色生态廊道,让长江上下游、左右岸绿起来、美起来。

这份文件给出了目标,即到2025年,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全面完成,实现应绿尽绿,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沿江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完善,连续完整、结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初步形成,岸绿景美、绵延万里的沿江美丽生态带基本建成。

而此次督察暴露出的问题,无疑也给长江经济带上的各省份敲响了警钟,守护这些宝贵的绿色资源,还任重道远。

毁林不止,“筑绿”长江要扛牢政治责任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被督察的一些省市在此前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也曾因“毁林”问题翻车。

2021年,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浙江省反馈督察情况指出,部分地方在省级以上公益林、生态保护红线、高山顶部等禁止选址范围违规立项审批涉林造地项目,导致大量林地破坏,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省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验收把关不严。督察组随机抽查衢州、金华、丽水等地33个涉林造地项目,有26个涉及禁止选址范围。此外,杭州富阳区以低产农田改造为名行毁林造地之实,累计毁坏林地526亩。

2021年4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江西省督察发现,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曾在2018年组织开展矿山开发整治专项行动,彼时,新余市有7座矿山违法占用林地,4座矿山侵占生态保护红线。但督察组现场抽查看到依然有大量植被破坏。赣州宁都县为开采矿山,在仙桃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完好的情况下,谎称保护区失去生态保护价值,申请撤销该保护区。

此轮督察的云南,也曾在2021年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指出长腰山过度开发,林地、草地、耕地全部变成水泥地。一些地方过度开发,局部地区天然林面积减少。西双版纳州由于毁林开垦、毁林种茶等原因,2020年天然林面积较2016年减少18.4万亩。

长江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相互依存,生态系统的完善和整体功能的提升既是绿色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尽管各级督察层层推进,紧盯不放,但显然,有关部门和部分地区仍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措施不力,监管不严,致使问题多发并长期存在。

每一棵树,都是对未来的期许;每一片森林,都是对未来绿色的誓言。守护好森林资源,就是守护好“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沿江各省份还需扛牢政治责任,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守绿有责,护绿有方,“筑绿”长江经济带。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