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青海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时间:2024-05-25    来源:中国环境APP   

5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3场。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青海省副省长刘涛等围绕“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走好青海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这里每年有600-900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向下游输送。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保护强度和保护等级最高的类型。当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是青海的一项重大举措。

青海在扎实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方面突出制度性创新,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率先建立了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祁连山国家公园将生态保护、民生发展、民族团结融为一体。青海湖国家公园已经形成了高原独有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坚决扛起‘中华水塔’守护人的重大责任,扎实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设园、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加快推进,青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吴晓军说。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大美青海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更加“舒服”。如果去青海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看到闲庭信步的豹猫、野牦牛、藏羚羊、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在青海全面展现。

发布会上,媒体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青海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对此,吴晓军表示,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系统性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突出体现出“绿色家底”不断丰厚,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8.12%;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优良,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始终保持在96%以上,长江、黄河、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的“一增、双减、三优”的特点。

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五位一体’推进。去年,我省清洁能源装机突破了51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3%,新能源装机突破了38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9%,占比均居全国首位。”吴晓军介绍说。

近年来,青海依托丰沛的清洁能源,绿色算力产业快速发展,正在抢抓国家“东数西算”这个有利时机,着力把“绿电”变“绿算”、把“电缆”变“光缆”、把“瓦特”变“比特”,努力培育新发展动能,开辟发展新赛道。

在发展绿色算力的过程中,青海还拥有气候干燥、冷凉、洁净的优势,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全年314天自然冷却,制冷用电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

“我们打造绿色算力产业基地,得到了国家各部委、援青省市和许多头部企业的大力支持,现在一大批企业和数据汇聚在青海。据测算,在青海投资算力,投资成本大概要少20%,运营成本降低30%,投资回报年限缩短2年,可以说青海是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天然良港’。”吴晓军表示。

如今,青海得益于盐湖产业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有28.3万脱贫群众通过就业务工、土地流转、参与管理等多种形式有了稳定收益。例如,青海探索开展“光伏+农牧业”新模式,在沙漠戈壁滩上铺上光伏板,水分蒸发量减少30%,风速降低50%,在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种植放牧,原来的不毛之地现在长出了绿草,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赢”。

青海还创造性地设立了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全省14.6万牧民放下了牧鞭,吃上了生态饭,当上了管护员,特别是许多管护员因为离自然最近,拿起了相机,扛上了“大炮筒”,拍摄了许多获奖作品,展示了青海的生态环境,也体现出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发展生态旅游势头正劲 培育世界级资源品牌

被称为“高原蓝宝石”的青海湖、有“天空之境”美誉的茶卡盐湖、孕育了神话传说的昆仑山、祁连山……青海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青海乡村旅游、草原牧游等创收新业态,体验绿色生态之美的人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青海生态旅游虽然刚刚起步,但我认为势头正劲。尤其是今年五一后,青海旅游逐渐进入高峰期。”青海省副省长刘涛表示,青海是举步换景,无论是高山、雪山、草原、还是牛羊成群的美景,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青海更高的追求,正着力打造以西宁为中心、以青海湖生态旅游圈为环、东南西北多带的“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刘涛介绍说,未来的青海,将会培育一批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品牌,大家心驰神往的三江源溯源之旅、青藏高原雪山探秘之旅、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之旅,都将成为可即可近的现实之旅。

“我们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厚植绿色本底,提高大美青海的‘颜值’,始终把保护好青海的绿水青山放在首位,全力推进美丽青海建设,不断铸牢生态安全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夯实基础。”刘涛说。

当前,青海正在依托高质量生态旅游资源,彰显生态价值,提升大美青海气质,发挥青海蓝天净土碧水优势,树立生态旅游净的形象。同时,青海坚持办好青洽会、环湖赛等重大节会赛事,提高青海生态旅游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我们要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心、放心、舒心的青海之旅。我相信,大美青海必将成为你梦中的诗和远方。”刘涛说。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