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统筹安全和发展,坚定2℃温升目标,走符合中国实际的碳中和路径

时间:2024-05-27    来源:中国环境APP   

“坚持2℃温升目标,对我国是积极稳妥的碳中和路径。”5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主任张小曳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上表示。


张小曳现场发言 曾震摄


2℃温升目标,是通过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在70年后的2100年,避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2℃,要求全世界争取在2075年实现近零排放与碳中和。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自然影响,起到了控制性作用。”张小曳解释说,过去10年,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370多亿吨,与1750年相比,每平方米大概有2.72W的能量被存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相当于在地球表面每平方米点亮2.72W灯泡。200多年来,每平方米的大气中有大量的能量被存储在地基系统中,其中70%—80%来自人类的二氧化碳。

张小曳认为,到2050年前,如果能把辐射强度从每平方米2.72W降到1W,地表温度上升基本能够控制在2℃之内。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行动,辐射强度将从每平方米2.72W一直上升到8.5W,地表温度上升将达到3℃—4℃,在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相较于1900年~1950年,有可能上升63厘米—102厘米。

“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陆地、淡水、海洋生态系统,不仅影响着水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还影响着人类的文化和福祉。”张小曳表示,因此我们如何走出一条减少人类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佳碳中和路径,非常关键。

“同时,碳中和与中国发展理念很贴近,中国的发展理念是合道顺德,即要做合乎道义的事。”张小曳表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半部分,随着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入,推动了以非化石能源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碳中和理念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将对经济社会体系产生重大冲击,也会对我国的地缘政治的格局和国家长治久安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碳汇占比整个人类二氧化碳排放大概是16%,2021年我国排放二氧化碳的底数是119亿吨。瞄准2℃温升目标,我国提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将比国际社会提前10—15年达成目标。这需要我国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多个领域推动减排,并积极作出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目前,我们的光伏发电已经是2020年的2.46倍,是世界上实现碳中和最短的时间。

但如果确定1.5℃温升目标,需要多出3—4倍的花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将给我国造成巨大压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走大路,应该理直气壮地与全球和广大南方国家一道,共同书写2℃路径下方方面面的精彩故事。”张小曳表示。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