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9 来源:生态环境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4年5月24日我部拟对1个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5月28日-2024年6月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10-65646161 传 真:010-65646164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 邮 编:100006
一、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链接) |
11 | 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新建±800千伏陕北换流站。站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本期建设28台407.5兆伏安换流变压器(其中4台备用),2组360兆伏安降压变压器,2组210兆乏高压电抗器,1回±800千伏直流出线,9回750千伏交流出线等。 (二)新建±800千伏安徽换流站。站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本期建设28台397兆伏安换流变压器(其中4台备用),2组240兆伏安降压变压器,1回±800千伏直流出线,8回500千伏交流出线等。 (三)新建±800千伏陕北-安徽直流输电线路。线路途经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路径全长约1070千米。 (四)配套线路改造工程。9条交流改造线路路径全长约12千米 项目静态总投资约202006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7467.3万元,占总投资的0.86%。
| (一)电磁环境 采取抬升导线对地高度、提高工艺水平等有效措施控制项目运行时产生的合成电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确保项目周围区域合成电场强度符合《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限值及其监测方法》(GB39220-2020)要求,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 (二)生态敏感区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优化线路路径,落实沿线各省 “三线一单”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确实不能避让必须经过的,采取较小塔型、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措施,选择影响较小区域通过,减少占地和林木砍伐,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景观。 本项目穿(跨)越1处自然保护区、1处森林公园、2处湿地公园等4处自然保护地,6处其他生态敏感区,13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陕西、河南、安徽等3省生态保护红线。 (三)声环境 新建换流站合理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确保换流站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同时确保项目周围区域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要求,防止噪声扰民。 (四)其他环境影响 施工期采取有效防尘、降噪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垃圾将分类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产生的废水将收集处理,不排入沿线地表水体;在建设临时道路、牵张场地等时,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新建换流站生活污水不外排,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排油槽和事故油池进行防渗漏处理,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 建设单位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了公众意见调查,单独编制了公众参与说明,并在其公司网站上进行了公开。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发布后,至意见反馈截止日期,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