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要心中装着群众

时间:2024-06-02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发生一起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该县生态环境局局长,用茅台酒来作比喻,强词夺理,被网友戏称为“茅台局长”,这一事件成了当下热点。

这起滁河水质污染事件,是一起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后果十分严重,性质十分恶劣。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并不复杂,但处置过程拖延拖沓,造成严重后果。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处置过程中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这起事件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作风不严不实,程序意识、法治意识淡薄。

其实因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也不少。比如2011年在浙江省嘉兴市,某天傍晚,突然有股恶臭弥漫整个市区,市民们人心惶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对身体有无伤害,顿时市长电话成了热线电话,但政府一时也给不出答案,只是答复尽快查明真相。

嘉兴市环保局全员出动,检测污染因子,查找污染源。当时章剑局长在市政府坐镇,通过微博和电视(当时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及时向广大市民通报情况,安抚民心。环保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二十多个小时,顺着风向,一路排查,追根溯源,终于在嘉兴平湖市与上海市金山区交界处,查到了污染源。上海市金山区的一家化工企业,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化学原料严重泄露,产生的恶臭一直影响到嘉兴市区,造成市民的恐慌。

这起环境污染事件,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还原了真相,并向广大市民通报了处置全过程。这起事件体现出了环保局的担当,当地政府的作为,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并不可怕。只要当地政府立即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将环境污染影响控制到最小,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广大公众通报真相,自然能够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当地政府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不仅要提高政治站位,心中必须要装着人民群众,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遇到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千万莫学“茅台局长”欲盖弥彰,光天化日之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况且如今自媒体非常发达,每人都是业余记者,保护生态环境,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